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结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 正文

镇学校干部作风集中整顿第二阶段工作小结

来源: 学校工作总结 
    镇学校XX年年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查找问题阶段”工作情况总结
按照县委和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我校干部作风整顿从3月11起由学习阶段转为查找问题阶段。这一阶段开展的情况如何,是检验本次作风集中整顿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为此,我校支部行政高度重视,在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的同时,联系学校工作和教职工的实际,紧紧围绕作风建设亟待解决的几大突出问题,深挖自身根源,深入剖析,广泛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第二阶段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召开转段会议,精心部署第二阶段工作
3月11日,学校校长**分别支持召开了校行政会议和全体教师会议,全面总结了第一阶段工作,并传达了宣教党组[XX年]17号文件精神,并就我校干部作风整顿第二阶段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拟定并下发了相关实施意见,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二、深入学习,办好学习专栏
在第一阶段学习有关干部作风整顿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学校又组织教职工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学校干部作风领导小组集中调阅了教职工的学习笔记,并进行了签阅。通过检查,全体教职工学习认真,记录详细。在此基础上,学校还专门组办了干部作风整顿学习专栏,将每一位教职工的学习心得进行了张贴、公开。
三、深刻查找问题
学校要求每一位教职工围绕“六查”找差距:一查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重点查找是否关心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有无违反职业道德,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是否尊重家长、尊重社会群众,有无讽刺、挖苦、训斥家长的行为。WwW.ZoNgJiefaNWen.COm二查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重点检查爱岗敬业情况,是否坚持教学“六认真”,是否有教应付书、误人子弟现象,是否有工作不在状态,信心不坚定,思想不稳定的情况;三查纪律作风表现,重点检查遵纪守法情况。是否自觉遵守学校劳动纪律和工作制度,有无不按时作息,随意迟到、早退、旷课甚至教“跑跑书”的现象;四查违规经商办企业的问题。有无不安心教书,舍大家顾小家,成天忙于做生意、办企业的情况;六查教育“四乱”重点查找有无违规收费、从事有偿补课和家教、向学生或家长推销教辅资料、收受索要家长财物的行为;六查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重点检查安全教育是否落实,有无参加黄、赌、毒、邪和封建迷信活动的行为,是否在一言一行中有危害团结和学校稳定的因素等。为保障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采取自查、互查相结合,要求全体教职工对照上述六大方面进行自我检查,写出深刻的剖析材料,利用年级办公会议进行个人剖析材料交流。根据剖析情况,同年级教师相互检查、相互帮助查找问题,真正找到了每一位同志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症结所在,每人写出了不低于XX字的剖析材料。
四、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为激发全社会参与干部作风整顿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在校门口醒目位置悬挂了干部作风整顿意见箱,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5645020  校长热线电话:5646156。与此同时,学校少先队于3月13日召开了班委干部会议,进行了任课教师工作满意度测评;各年级各班分别于3月14、15、16日召开了家长会议,发放了〈〈教师满意度测评表〉〉、〈〈教师教育教学改进意见征求表〉〉,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测评,对教师的工作改进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学校印发了〈〈教育满意度测评表〉〉,于3月22日发放到镇级各单位、各村委会,广泛征求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五、反馈评议情况,审定剖析材料
针对意见征求和社会评议情况,学校将收到的相关信息认真进行梳理,专门召开了行政领导班子和教职工民主生活会,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和每一位教职工。学校干部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了每位教职工的剖析材料,逐一进行审核,对剖析不深刻,没有接触实际问题的坚决要求重新检查,确保了此项工作的严肃性,为开展第三阶段整改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乡镇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至第一学期的德育工作,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在市教育局、市团委和德育教研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加之全乡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为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利于今后的工作,把本学期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注重全面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的宏伟方略,认真贯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和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继续发扬我乡德育工作优势,加大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重点,以中小学德育课堂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途径,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为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证,积极构筑我乡德育工作发展的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和成绩
   、加强管理、开展养成教育。
   我们要求各校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从养成教育入手,强化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初中加强了国情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对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本学期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影片活动,通过座谈写观后感为载体, 活化教育内容, 深化教育主题。使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寓以其中。
   、通过多种形式载体,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要求学生严格恪守“ 爱国守法、 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无私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了使这一教育得到深入发展,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公德杯主题班会活动,在节参赛课中,有节获市级奖,有节获乡级奖,有篇课案设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案。
   、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要求各校每月开展一次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同时要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发展一个优生更重要” 的教育思想。通过学初、期中、期末三次检查,乐民贾玉萃、富志韩建丽等教师的教案,无论从组织教学内容,还是+画的设计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抓好各校的班、团、队活动,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作用,结合国家的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好各种活动。九月份全乡开展了以《我亲爱的老师》为主题的演讲会。十月份开展了《我爱中华》的演唱会,全乡师生共同登台演出,来歌颂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更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使师生的关系更近了,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了。
   、本学期重点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花园式”学校建设中,继续要以美化、香化后期管理为重点,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为师生营造温馨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树立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教育办要求全乡教师共同参与“新世纪我能行”的活动。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只有教师先行,学生才能行的意识”在体验教育中做好“小主人”的指导者,并结合在各项教学中,同学们从实践体验中明白了平日厌烦了的说教的道理,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体验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今后设想
   ()统一认识。统一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行的认识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每一位教师必须先教学生做人,为学生做出榜样,才能培养出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
   ()强化实践。德育工作只有通过师生主动参与,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乡镇学习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工作总结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于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城东街道充分认识颁布和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及早作出安排部署,认真抓好学习和宣传工作,现将2009年度我镇学习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制定方案、明确工作职责。镇政府以文件形式下发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宣传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学习宣传任务。以学习法律原文为主,充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规定,明确各自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所承担的职责。

二是突出重点。明确宣传内容。突出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的背景和必要性、立法宗旨、基本原则、主要制度、核心内容等,让公众认识和了解《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政府在预案编制、健全应急机制和体制、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重点宣传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预防与避险、自救与互救的基本技能,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以及后期处置等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正确做法。

三是创新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通过村屯小广播、现场咨询和每月说法等形式,广泛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把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结合起来,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宣传实效。

四是精心组织,宣传效果明显。司法所、综治办精心组织“普法六进”活动。接待咨询50余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500余份。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gzzj/xuexiao/201205/13928.html
    Copyright © 2012 总结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