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结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培训工作总结 >> 正文

全市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全员培训总结

来源: 培训工作总结 

2010年全市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全员培训于2010年8月1日正式开始,为了重视这次教师学技能培训,我把它作为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锻炼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应对各项工作挑战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

一、明确培训目的,充分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性。

(1)我知道,教育要发展就必须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教育大业,人才为本;科教兴国,关键在人。当前国内教育发展形势使得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所学校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才。

(2)我经过为期一周的技能培训知道了新课程理念教学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教师提供了自由伸展的空间,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养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通过这次技能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现课改不仅是给学生一杯水的问题,而是学生如何得到这一杯水的问题,如果老师总觉得自己有“一满桶水”的学问,势必造成学生就是被动的接受者,老师是绝与者,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满堂灌”式的,新的课程标准将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学生所得的知识多数情况下应该是自己主动探索结果。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教,假如教师自己占用了课堂的全部时间分析讲解,一点也不给学生留下自我活动的时间,学生怎么享受成功?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而且一切为了学生,直至把课堂也全“主给学生,给学生以尊严,以鼓励,以方法,以胆量,以热情,以成功,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WwW.ZoNgJiefaNwen.COm在一周的学习中,上课教师所讲的内容与播放的案例无疑证实了这一点。

(3)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说到底政治上靠得住、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是关键,我知道这次技能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4)当今社会,惟有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势必丧失竞争优势。我知道形势迫切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

二、善于学习实践,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狠下工夫。

1.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学习本身就是自我充电、自我提高的过程。重视学习、善于学生是一个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多读一些书,多思考一些问题,多增长一些知识,从而提高增强新形势下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平时,要虚心学习他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要敞开心胸,向他人学习、借监,善于和敢于向与观点不一致的人学习,取长补短,为我所用,营造一个有利于自身进步的良好环境。

二、是学习重在应用,通过这次技能培训,我把学到的东西“见于文章”,这不仅是达到学习目的前一半,还要“施之事业”,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这是更重要的后一半,我不仅要能论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各项工作做成、做实、把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三、中以这次学习为新的起点。不断探索。“学不可以已”,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学以致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学习上的不断进步,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否则,事业的进步也将是无源之水,正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

四、是要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实践锻炼是提高人才素质、增强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我要敢于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积累经验、增强智慧和提升胆量,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提高专业水平。

总之,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还出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在新理念下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才有效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2011年全市会展经济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面对甲型流感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全市会展业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为统领,紧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的“三个机遇”,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实施“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加快“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会展总部集聚区、中国节庆活动中心”建设,在会展经济规模、拉动作用、产业知名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会展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展示成都震后新形象,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作出明显贡献。

一、2011年全市会展经济工作情况

(一)主要特点和成效。

1、会展产业发展呈加速度态势,行业运行质量较高。统计显示,预计2011年全市会展业直接收入25.52亿元,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35.2%,超计划目标15.2个百分点;共举办各类展会节庆活动320多个,同比增长23.04%,其中专业展会100多个,论坛和学术会议100多个(全市全年举办各类会议1.48万个,大型综合专业论坛和学术会议100多个),节庆活动120多个;全市展览总面积达170万平米,同比增长21.4%。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82个专业展览会,平均规模超过1万平米, 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达8个,增加3个;在娇子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XX多场会议中,平均参会人数超过300人。

2、经济拉动作用显著,会展产业链竞争力增强。2011年,全市参展参节参会人数超过7240万人次,其中外地来蓉人数超过1062万人次,直接带动旅游、广告、餐饮、娱乐、交通、信息通讯等服务业的发展,拉动消费215.2亿元,增幅超过22%。沿海和香港、台湾等地来蓉设办事处和分公司的会展企业新增数十家。其中世纪城洲际集团的效益排名其全集团亚太区各分部效益第一。

3、展会品牌影响力突出,行业知名度提升。2011年,我市专业展呈现出规模明显扩大的趋势,第80届全国糖酒会、第10届成都家具展、第12届成都汽车展、第10届西博会、第62届医博会、第62届药交会等展会规模均在8万平米以上,同比增长均超过20%以上;论坛和会议规格、规模普遍提高,如亚欧减灾能力建设研讨会、第七届软洽会、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2011国际茶叶大会、首届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论坛、2011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全球华人泌尿外科会议等;节庆赛事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如第六届美食旅游节、第二届中国非遗节、2011年成都购物节、成都啤酒节、第五届会展文化节、2011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等。

2011年,我市在国内外会展业界内的影响迅速提升,被誉为“中国会展经济的领跑者”。继2011年中国贸促会将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列为中国五大会展中心城市,2011年,成都被业界评为“中国十大会展城市”、“中国十大魅力会议目的地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

4、会展国际化程度提高,推动成都对外交流合作加快。2011年,成都会展经济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其中:糖酒会首次设立1万平米国际红酒专馆;医博会3000家参展企业和12万客商中国际化程度超过60%;亚欧首脑会议的45个成员国和相关国际支部的代表出席亚欧减灾能力建设研讨会;第十届西博会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4938家企业参展,6位外国政府首脑和27个国家的70位部长级官员、驻华使节,以及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出席;2011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位世界顶级选手参赛。

『 1 』『 2 』『 3 』

(二)主要做法。

1、实施三大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会展之都”建设步伐和会展产业科学发展。2011年以来,成都创新实施“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会展经济整体实力;实施“三步走”阶梯式发展战略,即2011年建成中国中西部会展名城,2020年建成亚洲内陆会展名城,2030年建成“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重要会展名城;实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会展总部集聚区、中国节庆活动中心”三大具象目标发展战略。2011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第一步目标今年提前实现。

2、创新申办机制,提升会展业国际化水平。在京设立联络处,加强与国家部委、行业协会联系,申办到2011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暨全球华人泌尿外科会议等9个项目;整合部门资源,联合申办到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已办)、第20届中国图书博览会等;深化与中糖集团、国药集团、欧盟国际商会的合作,提升糖酒会、医博会、药品会、欧洽会等展会的合作层次;拓展与英国励展博览集团中国公司、中国电子展览集团、华博励展、中国机械联合会、阿里巴巴公司的合作,引入并定点打造中国成都微电子展、中国西部电子展、中国西部礼品展、中国西部制造业博览会、中国网货交易会等。

3、优化会展发展环境,提升办展办会水平。完善会展政务服务“一站式”工作机制,对不同规模和档次的展会实现分级服务和管理。完善会展统计工作,对大型展会节庆活动开展专项调查,加强产业运行质量监控。对市政府举办的重点会展节庆活动实施招投标制度,引入行业优势主体、知名策划公司、广告公司、展览企业办展办会,保证了我市自办品牌展会节庆活动的提档升级,如美食节、软洽会、西博会成都馆、购物节等。成都会展行业协会、成都旅游行业协会、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等协会支部100多家企业发起并建立会展旅游联盟。

4、立足全域成都,推动区县节会经济大发展。将美食节、购物节等重点节会向二、三圈层区(市)县延伸,扩大品牌覆盖面。以“城乡一体化、扩大内需”为目标,按照“一区(市)县一主节”原则,扶持每个区(市)县重点打造1―2个品牌节会。统计显示,2011年区(市)县节会活动超过110次。

5、加强营销推广,提升会展产业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以营销成都为目标,联合相关部门策划并启动2011年上海世博会成都市相关活动。与市委宣传部、各大新闻机构合作,分阶段有重点开展会展产业和重点展会宣传。将糖酒会、软洽会、西博会、医博会、药品会、律师论坛等展会作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宣传城市和行业。发挥贸促会渠道优势,利用国际经贸活动平台,先后在韩国、法国、巴西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开展推广。全面展开与《中国会展》、《会展财富》等5家会展专业媒体合作以提升我市在会展业界的影响。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虽然2011年我市会展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是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依然突出:一是西安、重庆、武汉等中西部城市超过20万平米新场馆近两年内将投入使用,追赶势头迅猛,对我市会展场馆硬件设施形成挑战,对展会申办形成更大压力;二是国际国内一流的品牌展会的缺乏,影响了我市会展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三是我市会展节庆活动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还有待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本土会展龙头企业和专业人才的培育。(1)(2)(3)

二、2011年会展经济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以“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部署为指导,发挥城市比较优势和会展先发优势,深入实施“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实现会展业的跨越创新科学发展,全面推进“亚洲内陆会展名城”建设,加快“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发展步伐。2011年,全年计划举行会展节庆活动360个以上,会展产业直接收入增长20%,超过30亿元以上,拉动消费270亿元,5万平米以上展会8个,新申办展会10个以上。

(二)重点工作:

1、规划先导,全面提高“会展之都”建设水平。深化《成都建设“会展之都”课题》研究,按要求制定《成都市会展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中国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单项规划。主要确定成都会展的国际目标定位、重点发展领域和功能区、重点打造品牌和龙头企业、政策措施等。

2、以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为主线,加强自办品牌培育,办好承接展会。高起点策划并创办2个国际论坛;承办好全国糖酒会、全国书博会、全国药交会、全国药机会等;巩固并提升自办品牌会展节庆活动,自办展有西博会、家具展、汽车展、电子展、礼品展、鞋展等;节庆活动有美食节、购物节、桃花节、放水节等;论坛和会议有欧洽会、软洽会、新能源论坛、网商大会、化工新材料论坛、零售商大会、医学论坛、环境论坛、美食论坛、统筹城乡论坛等。

3、扩大招展引会网络,增强展会申办效果。推广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展会申办北京联络处工作,并联合部门和企业在上海、香港等地增设联络处。加强与国家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中国贸促会等国家部委和国际支部驻京沪机构的联络,申办更多、更高规格的国际会议。探索创建国际大型展会申办基金,整合资源,加大申办资金投入。进一步细分会议市场,重点申办高端国际支部行业会议、企业年会、奖励旅游会议。同时,完善国际国内大型专业展会主办单位和关键人士的激励办法。

4、着眼国际会展市场,制定并实施会展业国际营销计划。以参加2011年上海世博会为重点,支部实施好成都市相关活动,开展好新一轮城市大营销。增加国内国外会展产业和项目推介频次,突出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和亚欧美等地的成都友好城市的推广。深化会展产业和会展项目季度新闻发布制度,及早定期向社会公布信息。会同宣传部门、展会举办机构,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投放宣传广告。

5、比照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完善会展设施。对标国际会展之都法兰克福,立足我市的国际定位,合理规划布局会展场馆、会议设施、节庆举办场地,规划并推进2个大型展会集聚区(世纪城新会展中心、非遗公园展览中心)、5个国际会议集中举办地、5个大型节庆活动举办地的相关建设任务。按照国际标准,用新技术、新材料改造现有会展设施,提高会展硬件的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水平。推动主要会展场地完善配套设施,特别是世纪城新会展中心的海洋公园和歌剧院。

6、夯实会展基础,加强会展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按国际惯例修订会展统计指标体系,为深入掌握产业发展状况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按会展产业链发展要求,发挥会展行业协会作用,健全会展节庆活动项目库和包含展览企业、广告策划公司、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等信息的数据库。健全评估体系和会展服务招投标制度,引导会展企业走“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的路子。加强成都会展网站、贸促网和展会专题网站建设。推动成都高校开设会展专业,形成“学、研、用”统一的培养机制。将展会项目、企业引进和高层次会展人才引进相结合。全面实施“会展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对成都全行业从业人员开展轮训,并选送一批人员参加国际国内的专业培训。

〖1〗〖2〗〖3〗
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理论武装工作、提高全党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契机。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呼和浩特市委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积极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深入学习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推动工作为目的,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市委高度重视,全面安排部署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要求,市委立即行动,积极部署,推动各级党组织提高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11年初,市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呼党发[2011]1号),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学习方式、制度机制和组织领导。宣传部在2011年初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的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了加强对全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领导,我市组建了由市委副书记兰恩华同志任组长,宣传部部长任副组长的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指导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二、抓好重点对象,促进示范带动

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市委注重抓住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这个重点,把建设学习型领导干部和学习型领导班子作为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提高领导水平、更好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去年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意见》。完善了学习制度,明确了学习内容,改进了学习方法。特别强调要围绕事关我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党建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2011年,以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两个文明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等内容为专题,共组织中心组学习8次。在市委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积极响应,放大示范效应,突出实践特色、深化学习内容,深入基层一线、创新学习机制,有效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力、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使中心组学习成为全市各级党组织总揽全局、谋划思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力抓手,推动了市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贯彻落实。

三、创新学习载体,扩大社会覆盖

我市依托市、旗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宣讲网络,进一步扩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进一步做大做精“青城大讲坛”的基础上,推动各旗县区创办理论宣讲平台。新城区“干部学坛”、“和谐大讲堂”,赛罕区“赛罕讲堂”,玉泉区“玉泉讲堂”、托县“云中讲堂”、武川县“武川讲堂”,和林格尔县的“盛乐讲堂”等已成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载体。全市32个业余宣讲团、300余名业余宣讲员活跃在基层。在2011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百团千人万场”宣讲活动中,各级业余宣讲团通过开展及时准确、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集中宣讲,澄清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解决了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历时4个月的“农民农闲教育工程”和文化、卫生、科技、理论“四下乡”活动,及时把党的惠农政策送到广大农民朋友手中,使党的政策理论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

四、开展主题活动,探索有效方式

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等活动有机结合,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与工作紧密结合的主题学习创建活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和互动,深受党员干部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回民区依托辖区20所基层党校共组织宣讲、培训110期,参加人员近6000人次。赛罕区以“读书日、调研周、研讨月、讲学年”为活动载体,重点实施了“六个一”创建工程(即做好一份学习计划、记好一本学习笔记、开设一个学习专栏、举办一场报告会、举办一次知识竞赛、开展一次理论考试);市统计局在全市统计系统中开展“读书月”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机关干部的学习热情。中国移动内蒙古分公司紧紧围绕公司的目标任务,开展了“草原文化—成长品牌”、“动力600人才工程”、“绿色行动”等主题学习活动,以学习活动推动学习深化,以学习力度推动工作深度,以工作业绩检验学习效果。 「 1」 「 2」

五、加强指导协调,搞好督促检查

为确保我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实效,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积极发挥领导职能,加强指导协调。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负责开展具体工作。一是加强调研督导。协调小组的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工作的进展,进行工作指导。根据工作部署开展专题调研和督查,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二是通过建设骨干队伍来推动。抓好理论骨干队伍建设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2011年6月,在成都市、重庆市举办了“全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集体备课会暨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做了专题辅导,并与成都市、重庆市委宣传部进行了座谈交流。11月,召开了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秘书工作会议,进一步提高了各单位学习骨干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三是促进经验交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心组学习专刊》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搭建了学习、交流和宣传的平台。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党台、网络等媒体的优势与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主渠道的理论专刊和专题节目营造舆论氛围。市属各媒体发挥各自优势做好相关理论热点的解读性报道。呼和浩特日报在重要版面开设《理论前沿》等专栏专题,每个月在七版有两期理论专版,栏目有:《理论综合文章》、《工作笔谈》、《理论前沿》、《短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呼和浩特人民广播电台、呼和浩特电视台除在重要新闻栏目、重要时段开设《深入学习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专栏外,还在《新闻视点》、《访谈》等专栏中,邀请专家学者及权威人士对“xx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二五”等理论热点进行解读。开办了《党旗耀青城》、《创先争优进行时》、《科学发展路、辉煌十一五》等专栏专题,为掀起全市学习热潮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2)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gzzj/peixun/201205/19713.html
    Copyright © 2012 总结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