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结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学生工作总结 >> 正文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来源: 学生工作总结 
    二ΟΟ三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按照省、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要求,大规模实施“五大扶贫增收工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使非典防治和扶贫开发两不误、两促进,为圆满完成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半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来的主要工作。

1、瞄准目标,制订扶贫开发工作新思路。

今年我市要新解决8万贫困人口(或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了圆满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年初,根据省扶贫办的安排部署,我们专门起草制订了《2004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2004年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制订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措施,为今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同时,按照省新时期扶贫开发要创新扶贫开发手段,探索扶贫开发思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升扶贫开发质量的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市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了临汾市扶贫开发“12345”工作内容,即围绕一个扶贫目标、抓好两大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围绕一个扶贫目标,就是一切扶贫开发工作都要围绕如何稳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这个目标来展开,坚决克服忽略这一目标的所谓扶贫开发。wWW.zoNgJIeFAnWEn.CoM抓好两大扶贫工程,就是抓好移民扶贫工程和沼气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就是要搞好种草养畜、经济林果、龙头加工。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就是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就是要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扶贫负责制,扩大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的内涵,加大社会扶贫工作的管理力度,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扶贫机构和扶贫队伍的建设。“12345”扶贫开发工作内容的制订,进一步理顺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是我市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应当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

2、重点突破,积极实施移民扶贫工程。

移民扶贫是彻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年初,根据晋开发办[2004]1号文件《关于在全省贫困地区进行扶贫移民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十个贫困县所辖的300人以下的村庄进行了调查,重点对100人以下的贫困村进行了摸底。其具体情况是:100人以下的贫困村有1261个、涉及10753户、45135人;人口在101-150人的贫困村有172个、涉及3743户、17395人;人口在151-200人的贫困村有121个、3373户、15428人;人口在201-300人的贫困村有27个、1583户、7162人。根据上级要求,今后重点解决100人以下的贫困村的移民问题。我们将分别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1261个贫困村、10753户、45135人的移民问题。

在扶贫移民中,我们仍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扶持”的原则,采取“城镇安置、建设移民新村、小村并大村、自主分散迁移、跨县(区)安置”等多种形式。

今年市委、市政府安排移民3300人,重点在汾西和隰县实施。目前,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原计划移民工作八月底前结束,但由于受“非典”影响,整个工程在六月份后才正式上马,预计10月份前可以全面完成任务。

3、稳步推进,大规模开展沼气扶贫工程。

沼气开发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基础。

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沼气建设作为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大力推广。到2003年底,已建成户用沼气池81000个。今年计划新建沼气池5000个,目前已建成近4000个,正在密封配套。

在实施沼气扶贫工程中,我们重点推广汾西县“五个一”扶贫开发模式。即:每个农户在庭院中修建一眼旱井,建设一个沼气池,一座养殖圈,一架日光棚,一个小果园(在房前屋后栽植果树)。旱井为种植、养殖及沼气池提供水源;日光棚为种植和冬季产沼气提供适宜温度和湿度;养殖粪便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为做饭、照明提供能源;沼渣、沼液可作为种养业的肥料、饲料和防病治虫的药剂。这样就形成了以庭院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以旱井为条件,以发展种养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

今年,我们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宣传力度,邀请记者深入沼气建设工地和农户家中进行实地采访,目前已在《山西日报》、《临汾日报》等各类新闻媒体上刊登有关报道 篇,使沼气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有力地促进了沼气扶贫工程的开展。

4、夯实基础,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

有机食品产业开发是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化劣为优的突破口,是提升农副产品的质量,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

为了搞好有机食品产业开发的起步工作,2004年1月7日至8日,我们成功举办了全市有机食品培训班暨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扶贫领导组成员、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农业局、财政局、计委、农行、环保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共计100多人。副市长常富顺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特邀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两位专家,从理论到实践向大家讲授了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标准认证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结束后,在全市有机食品工作会议上,常市长对全市的16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经过专家实地考察,我局与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签订了我市制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与基地建设咨询的协议,为我市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奠定了良好开端。

今年3月份,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专家又来我市,对尧都区和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示范基地进行了调研咨询,为制订临汾市及10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目前咨询报告已经完成,规划正在紧张的制订完善当中,有望于年底完成市、县规划大纲,临汾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报告及GIS图,使我市的有机食品产业开发取得可喜进展。

5、积极争取资金,切实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

争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局领导外出跑项目的时间相对减少,给我市的扶贫资金和项目争取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局领导及时决策,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办公手段,为贫困地区外引内联,牵线搭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搞好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数量,使我市的扶贫开发任务能够如期完成。目前,我市2004年扶贫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共上报省扶贫项目100多项,预计可争取资金2410万元。

在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今年上半年,我们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认真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了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防止和杜绝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扶贫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使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6、搞好扶贫系统电脑网络建设,建立扶贫统计监测体系。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借助电脑网络,实现扶贫开发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完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使网站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了扶贫信息的发布与反馈。目前,市、县12个扶贫网站每天24小时运行于国际互联网,并不断滚动更新,全世界可随时登陆查阅,为我市的扶贫开发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与临汾胜创电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全市扶贫项目库的管理程序,目前正在建设测试之中。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们正在筹建扶贫统计监测体系,对扶贫资金的到位和扶贫指标完成进度进行统计监测,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扶贫开发管理流程,全面促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7、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基本素质。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上半年,市、县扶贫部门与有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一是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了沼气开发,中药材种植,“通丰”植物营养液推广、特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据统计,上半年,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采取各种方式培训 12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万份。二是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上半年,我们在贫困县重点推广使用了“通丰”植物营养液,共试点推广22万亩,通过对比试验,效果十分明显,所喷植物叶片增厚变深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三是积极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目前,隰县、吉县、大宁、古县等四县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到位迟。扶贫资金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多年来,扶贫资金的下达都在年底,当年资金不能发挥当年效益,直接影响了当年工程建设。

2、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的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认识不到位,象移民搬迁工作,有的县仅做了些基础性工作,群众对有关政策了解不够。

3、沼气综合利用的程度不高。多数农户建沼气池只是照明、做饭,没有把沼渣、沼液作为新型肥料、饲料充分利用。

4、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小。多数地方产业小而全,农林牧副渔样样有,形不成规模,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

1、围绕解决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大力实施扶贫增收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推广集雨浇溉、节水灌溉以及地膜覆盖、生物覆盖工程。抓好有机食品基地的试验示范工作。

2、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3、加大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针对移民扶贫和沼气扶贫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进一步抽调专人督促检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搞好资金报帐制的实施,促进扶贫资金的到位工作,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二ΟΟ三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按照省、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要求,大规模实施“五大扶贫增收工程”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不放松,一手抓扶贫开发不动摇,使非典防治和扶贫开发两不误、两促进,为圆满完成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半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来的主要工作。

1、瞄准目标,制订扶贫开发工作新思路。

今年我市要新解决8万贫困人口(或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了圆满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年初,根据省扶贫办的安排部署,我们专门起草制订了《2004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2004年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制订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措施,为今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同时,按照省新时期扶贫开发要创新扶贫开发手段,探索扶贫开发思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升扶贫开发质量的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市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了临汾市扶贫开发“12345”工作内容,即围绕一个扶贫目标、抓好两大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围绕一个扶贫目标,就是一切扶贫开发工作都要围绕如何稳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这个目标来展开,坚决克服忽略这一目标的所谓扶贫开发。抓好两大扶贫工程,就是抓好移民扶贫工程和沼气扶贫工程。搞好三大扶贫项目就是要搞好种草养畜、经济林果、龙头加工。创新四项扶贫手段,就是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坚持五项扶贫措施,就是要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扶贫负责制,扩大机关定点扶贫工作的内涵,加大社会扶贫工作的管理力度,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扶贫机构和扶贫队伍的建设。“12345”扶贫开发工作内容的制订,进一步理顺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是我市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应当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

2、重点突破,积极实施移民扶贫工程。

移民扶贫是彻底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年初,根据晋开发办[2004]1号文件《关于在全省贫困地区进行扶贫移民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十个贫困县所辖的300人以下的村庄进行了调查,重点对100人以下的贫困村进行了摸底。其具体情况是:100人以下的贫困村有1261个、涉及10753户、45135人;人口在101-150人的贫困村有172个、涉及3743户、17395人;人口在151-200人的贫困村有121个、3373户、15428人;人口在201-300人的贫困村有27个、1583户、7162人。根据上级要求,今后重点解决100人以下的贫困村的移民问题。我们将分别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1261个贫困村、10753户、45135人的移民问题。

在扶贫移民中,我们仍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扶持”的原则,采取“城镇安置、建设移民新村、小村并大村、自主分散迁移、跨县(区)安置”等多种形式。

今年市委、市政府安排移民3300人,重点在汾西和隰县实施。目前,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原计划移民工作八月底前结束,但由于受“非典”影响,整个工程在六月份后才正式上马,预计10月份前可以全面完成任务。

3、稳步推进,大规模开展沼气扶贫工程。

沼气开发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基础。

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沼气建设作为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大力推广。到2003年底,已建成户用沼气池81000个。今年计划新建沼气池5000个,目前已建成近4000个,正在密封配套。

在实施沼气扶贫工程中,我们重点推广汾西县“五个一”扶贫开发模式。即:每个农户在庭院中修建一眼旱井,建设一个沼气池,一座养殖圈,一架日光棚,一个小果园(在房前屋后栽植果树)。旱井为种植、养殖及沼气池提供水源;日光棚为种植和冬季产沼气提供适宜温度和湿度;养殖粪便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为做饭、照明提供能源;沼渣、沼液可作为种养业的肥料、饲料和防病治虫的药剂。这样就形成了以庭院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以旱井为条件,以发展种养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

今年,我们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宣传力度,邀请记者深入沼气建设工地和农户家中进行实地采访,目前已在《山西日报》、《临汾日报》等各类新闻媒体上刊登有关报道 篇,使沼气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有力地促进了沼气扶贫工程的开展。

4、夯实基础,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开发。

有机食品产业开发是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化劣为优的突破口,是提升农副产品的质量,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

为了搞好有机食品产业开发的起步工作,2004年1月7日至8日,我们成功举办了全市有机食品培训班暨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扶贫领导组成员、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农业局、财政局、计委、农行、环保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共计100多人。副市长常富顺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特邀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两位专家,从理论到实践向大家讲授了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标准认证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结束后,在全市有机食品工作会议上,常市长对全市的16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经过专家实地考察,我局与南京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签订了我市制定有机食品发展规划与基地建设咨询的协议,为我市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奠定了良好开端。

今年3月份,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专家又来我市,对尧都区和东西两山十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示范基地进行了调研咨询,为制订临汾市及10个贫困县的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搜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目前咨询报告已经完成,规划正在紧张的制订完善当中,有望于年底完成市、县规划大纲,临汾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报告及GIS图,使我市的有机食品产业开发取得可喜进展。

5、积极争取资金,切实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

争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局领导外出跑项目的时间相对减少,给我市的扶贫资金和项目争取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局领导及时决策,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办公手段,为贫困地区外引内联,牵线搭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搞好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数量,使我市的扶贫开发任务能够如期完成。目前,我市2004年扶贫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共上报省扶贫项目100多项,预计可争取资金2410万元。

在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今年上半年,我们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认真搞好扶贫资金报帐制的实施,加强了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防止和杜绝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扶贫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使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6、搞好扶贫系统电脑网络建设,建立扶贫统计监测体系。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借助电脑网络,实现扶贫开发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完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使网站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了扶贫信息的发布与反馈。目前,市、县12个扶贫网站每天24小时运行于国际互联网,并不断滚动更新,全世界可随时登陆查阅,为我市的扶贫开发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与临汾胜创电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全市扶贫项目库的管理程序,目前正在建设测试之中。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我们正在筹建扶贫统计监测体系,对扶贫资金的到位和扶贫指标完成进度进行统计监测,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扶贫开发管理流程,全面促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7、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基本素质。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上半年,市、县扶贫部门与有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扶贫活动。一是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了沼气开发,中药材种植,“通丰”植物营养液推广、特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据统计,上半年,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采取各种方式培训 12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万份。二是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上半年,我们在贫困县重点推广使用了“通丰”植物营养液,共试点推广22万亩,通过对比试验,效果十分明显,所喷植物叶片增厚变深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三是积极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目前,隰县、吉县、大宁、古县等四县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到位迟。扶贫资金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多年来,扶贫资金的下达都在年底,当年资金不能发挥当年效益,直接影响了当年工程建设。

2、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的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认识不到位,象移民搬迁工作,有的县仅做了些基础性工作,群众对有关政策了解不够。

3、沼气综合利用的程度不高。多数农户建沼气池只是照明、做饭,没有把沼渣、沼液作为新型肥料、饲料充分利用。

4、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小。多数地方产业小而全,农林牧副渔样样有,形不成规模,达不到产业化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

1、围绕解决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大力实施扶贫增收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推广集雨浇溉、节水灌溉以及地膜覆盖、生物覆盖工程。抓好有机食品基地的试验示范工作。

2、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3、加大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力度。针对移民扶贫和沼气扶贫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进一步抽调专人督促检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搞好资金报帐制的实施,促进扶贫资金的到位工作,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

 

 


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我院对口帮扶对象是乳源县大布镇钨英村95户贫困户517人。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以及当地各级政府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学院的扶贫开发工作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先后为钨英村集体和村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大布镇委、钨英村委、以及广大村民的肯定和好评,为帮助钨英村及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我院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学院累计投入扶贫开发专项资金13万元,其中帮扶到户11万元,帮扶到村2万元,惠及全村228户。现将学院上班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 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为了认真做好学院对钨英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行动迅速,认真贯彻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一是多次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专题会议,学习扶贫开发工作文件,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和指导。二是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张小云同志担任组长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学院扶贫开发工作。三是成立了由何永进同志担任队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队,专门负责落实学院扶贫开发工作。四是建立了扶贫开发工作制度,明确了扶贫开发工作队、责任人、联络员的职责分工和纪律要求,指定了学院组宣处负责学院扶贫开发工作对外联络和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2011年12月23日,学院党委书记张小云同志在纪委书记梁浩权同志陪同下,亲自到钨英村进行扶贫开发工作调研,走访慰问贫困户,倾听村情民意,并针对钨英村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及耕地少的特点,确定了把推广油单竹种植作为发展钨英村集体经济,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采取“一年一台阶,稳步推进,逐步拓展”的办法组织实施。学院领导王旭、杨卫平、梁浩权、郭进等同志,也先后深入钨英村进行工作调研,检查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实地察看扶贫项目进展情况,对扶贫开发项目逐个听取汇报和研讨。扶贫开发工作队的同志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中,走家访户,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向当地村民宣讲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工作精神,宣讲科学发展观,制定可行方案,落实各项措施,想方设法推动农民发家致富。

(二)措施得力,针对性强。学院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贫困户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户收入和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因地制宜,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对钨英村的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1、开展摸底调查。2011年9月和12月,学院党委书记张小云同志、纪委书记梁浩权同志,先后带领工作队相关人员深入到钨英村开展摸底调查工作,逐户探望贫困户,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成员、耕地种植、以及劳动力状况和生产生活愿望等相关情况,实地察看当地山地情况和油单竹种植情况,与村委干部交换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同老一辈村委、老党员进行座谈,征求他们对脱贫致富的建议等。通过摸底调查工作,学院详细了解了钨英村集体经济、生产生活以及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坚定了扶贫开发工作的信心,为学院制定“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召开动员大会。2011年12月14日,纪委书记梁浩权同志在嘉禾校区主持召开学院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大会,党委书记张小云同志在会上对我院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提出了我院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和工作实施方案,强调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是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共同富裕的新部署,要求全院广大教职员工要认真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文件精神,迅速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出钱、出力、出点子”,共同推进我院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全面开展。张书记指出,学院扶贫开发工作要结合当地以及学院的工作实际,要充分发挥我院的人才、教育资源等优势,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和模式,实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落实一把手责任制。要严格扶贫开发资金和捐款资金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制度,群策群力,齐心协力,确保用3年时间,让我院对口帮扶的钨英村及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任务,向省委、省政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3、组织捐款活动。 2011年12月20日,学院组织开展了对钨英村的捐款帮扶活动,广大师生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给予充分理解,纷纷表示献爱心、行善举,既是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也是对自己社会情怀和博爱精神的培养,是思想道德的洗礼和提高,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全院师生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支持学院的扶贫开发工作,共计捐款106350.6元。特别是,学院离退休干部朱策同志听说捐款的消息后,主动将自己刚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奖金1000元捐献出来,为学院扶贫开发工作献上一份力量。 【1】【2】【3】

4、制订工作实施方案。在学院领导以及工作队同志进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掌握情况、广泛听取发展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钨英村贫困现状和我院的实际情况,2011年1月14日,学院制订出台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制订了《扶贫开发工作职责分工》、《扶贫开发工作纪律要求》等相关文件。在学院《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帮扶任务、目标要求和组织领导,确定了责任分解、帮扶措施和实施步骤,严明了工作纪律、工作要求和监督检查,为确保我院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落实完成好省委、省政府交给我院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

5、开展慰问帮扶。2011年1月27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郭进同志一行,带着学院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关怀,深入到钨英村开展春节慰问帮扶活动,亲切慰问困难党员、五保户和特困户,为他们送上花生油、大米、糖果等春节慰问品,送上新春的问候和祝福,慰问经费达1万元。为了支持村委开展工作,郭院长还代表学院捐助给钨英村村委专项工作经费2万元。另外,自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学院领导张小云、王旭、杨卫平、梁浩权,也先后深入钨英村进行工作调研,开展慰问帮扶贫困户、五保户活动,问寒送暖,把教职工的问候送到每个贫困户心中。学院承担扶贫开发工作的警体部、理论部、培训部、总务处、基建处、侦查系等6个责任部门,也先后根据本部门的资源优势和工作情况,分别到钨英村的6个自然村开展了组织生活等形式多样的慰问帮扶活动。

6、做好建档立卡电脑管理。“建档立卡电脑管理”是扶贫开发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关键性的工作。按照省扶贫办工作要求,在学院组宣处领导的协调下,自2011年2月,学院指定了专人负责全力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电脑管理及统计分析等工作,为顺利推进学院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全面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完成了贫困户建档立卡、录入电脑管理工作,做到贫困户档案齐全,装订成册,并与电脑系统同步,将定点帮扶贫困村及贫困户的责任人、具体发展规划和脱贫措施等基本情况录入电脑,实现网上查询。二是建立了帮扶台帐,完成了省统一制定的贫困户《帮扶记录卡》一式三份的填写工作,做到贫困村、贫困户以及帮扶单位责任人分别持有《帮扶记录卡》,并同步录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动态管理。4月30日,学院利用该系统已成功地向省扶贫办上报了2011年第1季度报表。三是建立了扶贫开发工作网站,突出宣传学院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情况及成效,并实现与省扶贫信息网链接。

7、全面推广油单竹种植。按照学院“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2011年3月,学院全面启动大力扶持钨英村开展油单竹种植工作,决定投入经费7万元,用于帮助钨英村贫困户购买油单竹种苗。3月11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旭同志深入到钨英村检查指导扶贫开发工作,代表学院将7万元购买油单竹种苗专项经费捐助给钨英村。为了充分利用好该专项经费,保证贫困户赶在春季种植的大好时节种上油单竹,学院扶贫开发工作队队长何永进同志带领相关人员,不辞辛劳,先后2次深入钨英村,与当地班子一起,根据贫困户土地闲置和劳动力实际情况,购买油单竹种苗,发放到各贫困户,并督促各贫困户及时进行种植。共计购买油单竹种苗25000棵,种植面积500亩,受惠贫困户95户。

2011年5月,为了做好油单竹种植项目的后续跟进及后期开发工作,学院决定再次投入经费3万元,用于帮助钨英村贫困户购买油单竹生长所需的化肥,并采取“重点扶贫、平衡发展”的原则,以贫困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同时兼顾其他村民的实际困难,给予其他村民以适当的帮助和支持。5月26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卫平同志到钨英村检查指导扶贫开发工作,代表学院将3万元购买化肥的专项经费捐助给钨英村,与村、镇干部、以及工作队的同志一起,现场指导并参与了学院捐助贫困户化肥的发放工作。由于该次捐助活动吸取了油单竹种苗发放工作的经验,考虑周全,措施得力,整个化肥的购买和分发进展顺利,村民领取化肥秩序良好,反映积极,维护了当地村民的稳定局面,保证了“双到”工作的正常开展。共计购买化肥33.5吨,惠及全村228户。至此,学院在钨英村全面推广油单竹种植工作顺利实施。

(三)监督到位,确保成效。为了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学院党委决定院领导每季度都要到钨英村检查指导帮扶工作1次,扶贫工作队各部门责任人每年到户到村不少于2次,各部门联络员每季度到村到户不少于1次,组宣处负责日常的督促检查,并按照分工做好分管工作。学院党委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院领导亲临钨英村开展工作调研、走访慰问贫困户、检查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各责任部门领导认真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实,确保了学院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学院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责任部门重视不够。学院个别承担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责任部门对扶贫开发工作重视不够,其主要领导至今尚未赴钨英村开展工作调研,也没有提交具体的“一户一策”帮扶措施。 <1><2><3>

(二)贫困户小农意识严重。由于长期贫困,信息闭塞,观念落后,钨英村贫困户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身求发展盼富裕愿望不强,小农意识严重,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凡事都等着国家和社会的救济、帮助,宁愿苦熬受穷,也不愿苦干摆脱窘境,其精神和物资同样贫困。

(三)缺少短期见效项目。针对钨英村的实际情况,在没有其它更好措施的情况下,学院主要采取推广油单竹种植增加贫困户收入。而油单竹从种植到收获,其生长周期需要3至4年,短期难见收益,很难实现省里要求的“贫困户每年要增加收入”的目标。

(三)贫困人口大量存在。由于钨英村山高地瘠,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长期以来受“靠天吃饭”的束缚,一遇自然灾害,经常有大量人口返贫致贫,贫困人口大量存在。今年3月,学院为95户贫困户发放油单竹种苗,结果其他村民意见很大,认为该村实际上不只95户贫困户,他们也很贫困,要求得到帮扶,发放油单竹种苗。这种情况不仅容易造成村民对当地班子有意见,也为学院的扶贫开发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 下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打算

(一)坚持“重点扶贫、平衡发展”的原则。继续坚持“重点扶贫、平衡发展”的原则,以贫困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同时兼顾其他村民的实际困难,维护当地村民稳定局面,确保“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

(二)转变贫困户观念,促进贫困户增收。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转变贫困户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和依赖政府的思想,增强自力更生、开放搞活意识,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认真落实“一户一策”措施,想方设法带动贫困户发展“时间短、见效快、收益高”的特色产业,拓宽贫困户生活渠道,实现多条腿走路,促进村民短期增收。

(三)做好油单竹种植项目后期开发工作。继续做好油单竹种植项目的后续跟进及后期开发工作,根据油单竹种植情况和经验,力争引进社会资金支持,使当地油单竹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成为贫困户稳定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省委组织部提出的“以扶贫带党建,以党建促扶贫”的工作要求,大力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钨英村党支部各项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指导和带头作用,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2】【3】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gzzj/xuesheng/201205/12159.html
    Copyright © 2012 总结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