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结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学生工作总结 >> 正文

中国制笔协会2005年度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安排

来源: 学生工作总结 
    回顾2005年,制笔行业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协会工作战胜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引导行业企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胜利实现和完成了五届理事会提出的年度任务,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扶植区域经济、推进名牌战略、促进行业科技创新、联合地方协会组织工作和协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外,协会还通过组织培训、出国考察和举办展览等形式为企业服务。在总结2005年的基础上,我们对2006年的工作也提出了安排。
    一、2005年年度总结
    (一)组织行业交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1.召开2005年度理事长工作会议
    中国制笔协会2005年理事长工作会议于3月在上海召开。会议进一步贯彻了2004年全国制笔大会精神,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制笔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名誉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地方协会秘书长和其他特约代表。与会代表针对我国制笔行业的重要工作以及理事会领导成员的职责、任务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发言和深入讨论。会议在名牌战略、行业统计工作、打假、行业标准、行业科技发展、职业培训教材、副理事长职责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致意见。协会的副理事长一致表示,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利,齐心协力搞好协会建设,会议明确了近一个时期行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统一了思想,坚定了行业发展信心。wWw.ZonGjiEFanwEn.coM 
    2.召开专业委员会扩大会议
    4月9日、5月18日、5月19日,协会在浙江地区及黑龙江尚志市先后召开墨水、自来水笔、圆珠笔、零部件装备和铅笔各专业委员会扩大会议。高峻诚理事长、孟令彦副理事长和魏淑君秘书长分别出席参加了会议。根据协会2005年工作计划和行业具体情况,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希望与要求。高峻诚理事长还在铅笔专业委员会上做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立志建设制笔强国"的重要讲话,号召中国铅笔企业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发展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强我国铅笔的民族工业,从而加快实现我国由世界制笔大国向世界制笔强国的跨越。 
    3.制笔行业科技工作会议
    2005年9月17日上午,由中国制笔协会组织的首届全国制笔科技工作会议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志海、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高峻诚、中国制笔协会全体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家代表和专家90余人出席了会议。
杨志海副会长指出,行业的科技发展要以重视人才培养为基础,把这个依靠师傅传授手艺来代代相传的老行业打造为一个融高新技术、过硬品牌和发达的区域经济为一体的崭新行业,"在小行业做出大事业,把小产品做出大市场"。高峻诚理事长发表了题为《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传统行业》的讲话,会议贯彻了中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与会代表回顾了我国制笔行业的科技发展状况,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制笔企业与国际先进制笔企业的差距;同时明确了今后十年的行业科技发展目标;期望协会集合行业力量,解决企业共同面临的科技难题。会议表彰了在制笔行业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4.全国制笔标准制修订会议
    2005年10月中旬在上海召开全国制笔标准制修订会议,宁波贝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金万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上海乐美文具有限公司、上海中韩晨光文具制造有限公司、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温州市文泰笔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天好笔业有限公司、上海永生文教用品有限公司、上海飞华制笔有限公司等11家起草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高峻诚到会指导。
    会议由全国制笔标准化中心主持,全国制笔标准化中心汇报了制笔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对修订圆珠笔国标、水性墨水笔行标,制订记号笔行标、荧光笔行标的准备工作做了汇报,并向会议代表提供了圆珠笔国标、水性墨水笔行标、记号笔行标、荧光笔行标的讨论稿。会议代表对四个标准讨论稿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二)名牌战略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5年,协会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在行业内培育名牌的同时,积极争取创出笔类产品的几个"中国名牌"。3月底、4月初,由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公布了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共有48类产品在目录之中,其中笔类的铅笔、自来水笔、圆珠笔首次进入该评价目录,行业内企业争相咨询相关情况,投入?quot;中国名牌"产品的申报活动。9月,制笔行业四个产品获得了2005年全国名牌产品,具体是由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华"牌铅笔,宁波贝发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贝发"牌圆珠笔,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生产的"白雪"牌圆珠笔,金万年文具有限公司"金万年"牌圆珠笔。几家获得名牌的企业在当地获得了政府奖励,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媒体的聚焦关注,通过名牌战略的实施和阶段性成果的实现,行业的发展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企业的行为更加规范,行业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
    (三)继续抓好特色区域经济
    协会在2005年继续组织实施特色区域经济,组织了江西文港"华夏笔都"的授牌活动,组织了浙江丽水制笔基地、宁波文具之都的申报和考察活动。
    1."华夏笔都"花落文港
2005年8月6日,中国·南昌文港--华夏笔都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制笔协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已正式授予中国·南昌文港"华夏笔都"荣誉称号,为文港制笔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
    2.丽水的崛起
    在浙江省丽水市,制笔业是传统产业,已有30多年的历史。2004年,丽水市制笔业产值达6亿元,约占全国制笔业的5%,其中出口创汇1.5亿元,初步形成了金属笔、铅笔、记号笔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占地300亩,投资2.5亿元的丽水制笔工业园区已经启动。中国制笔协会目前已经接受了此项申请,申报全国制笔生产基地一事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12月,由中国制笔行业专家组成的9人考评小组就授予丽水市"中国制笔生产基地"荣誉称号,在丽水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评定。12月20日,在考评汇报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丽水市创建中国制笔生产基地条件成熟,并顺利通过了考评验收。
    3.宁波文具领跑中国 
    浙江省,制笔经济遍地开花,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今,宁波已形成宁海城关镇、北仑小港、鄞州、余姚临山镇和慈溪观海卫镇等五大文具主产地,对于宁波申?quot;中国文具之都"事宜,协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在市场规模和产业集群不放面,宁波文具制笔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崭新阶段。12月底拥有各类文具企业883家,文具产品年产值超90亿元的宁波,通过宁波作为"中国文具之都"的验收。
    (四)组织对外交流,沟通中外行业往来
    为了进一步熟悉海外市场,领略世界一流制笔技术,协会组织了几个考察团进行国际交流活动,德国、澳大利亚团组、日本团组、朝鲜团组先后完成考察任务。2005年1月31日-2月9日,中国制笔协会带领部分制笔企业以及业内专家赴德国法兰克福,参加一年一度的文化用品博览会。团组成员对世界制笔市场和中国市场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行业内有几十位企业家、技术人员在协会的组织下走出国门,他们在整个考察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每到一地,团组成员都详细了解当地市场特点,考察最新动态,然后希望能够把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经验带回了自己的企业,使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协会通过这样的形式,也了解到了世界制笔业的最新情况。
    (五)加强行业调研,支持地方制笔经济
    2005年,协会加大了行业基础调研工作,协会人员深入生产的第一线,对广东省汕头市、温州、常熟、苏州文港、分水、上海、东北、山东等地进行了行业调研,争取把握第一手行业发展的信息,支持地方协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充分调动各地发展制笔行业的信心和决心,为我国实现由制笔大国到制笔强国的跨越打下最坚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调研中,协会了解到,作为一个传统制造业,制笔行业的发展力量巨大,由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日益赢得"质优价廉"的名声,在出口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很多企业的国外订单都多的做不完,制笔经济欣欣向荣。
    (六)发展会展经济,培育名牌展会
    2005中国(上海)国际制笔、文具及礼品博览会是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的批准下,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轻工分会、中国制笔协会、台湾区教育用品工业同业公会联合主办,由北京中贸联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中贸联(香港)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同时在各参展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本届展会在规模和质量上有很大提高。参展企业近200家,标准展位近300个,参展人数近二万余人。有来自法国、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印度、泰国、美国、德国、韩国、日本、荷兰、新加坡、比利时等国家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众多专业观众等前来参观。专业观众数达1万多人次,普通观众数达1万多人次根据调查统计,在定单方面,参展企业65%达成了意向合作,5%的企业正式签约;84%的企业认为通过展会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88%的企业认为参加本展对自身和竞争对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七)加强人才培养,组织教材编写
       协会组织行业专家编写制笔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并筹备设立了全国制笔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的系列工作。6月,上海召开了制笔制作工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编写工作会议,来自全行业代表性企业的11位董事长、总经理和行业技术专家,共4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宣布全国制笔制作工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编写工作正式启动。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孟琪处长亲临会议做技术指导。协会高峻诚理事长做了讲话,魏淑君秘书长汇报了职业培训教材编写的各项准备工作和下一步实施计划。高理事长在会议讲话中着重指出,教材编写是行业的一件大事,是贯彻"十六大"提出的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由制笔大国走向制笔强国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措施。加快人才培养,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是全行业的当务之急。协会要加强协调服务,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依靠企业、依靠专家,大家通力合作,

[1] [2] 下一页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全体工作人员秉承“为政府服务、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围绕行业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极维护行业的合法权益,反映行业的愿望和要求,传达贯彻政府的意图,在政府部门和行业之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2006年磷肥生产情况
  2006年我国磷肥工业仍然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截止11月底,累计生产磷肥972.66万吨P2O5,同比增长7.97%。其中磷酸二铵等高浓度磷复肥继续快速增长,1-11月份磷酸二铵产量440.13万吨(实物,下同),同比增长9.9%;磷酸一铵产量495.36万吨,同比增长25.61%;可比口径统计NPK复合肥产量1522.04万吨,同比增长33.8%。但从5月份开始,企业销售不畅,库存增加较多,高浓度磷复肥已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
  磷酸二铵进口和出口进一步萎缩,国产高浓度磷复肥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1-11月份,进口磷酸二铵163.88万吨,同比下降16.1%,出口62.88万吨,同比下降20.99%;进口NPK复合肥209.97万吨,同比增长18.07%,出口11.99万吨,同比下降14.09%。
  预计2006年全年国内生产量将达到1100万吨P2O5,同比提高8.2%,高浓度磷复肥所占比例将达到60.4%。2007年磷肥生产将保持调整发展态势,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局势将进一步加剧,全年预计产量将达到1150万吨左右。
  二、2006年协会所做的主要工作
  1、为政府服务
  1)从2002年起,协会就承担了商务部委托的磷肥产业预警工作,为政府有关部门保护磷肥产业安全,宏观调控磷肥国内生产和进出口提供了依据。2006年协会继续对磷酸二铵、磷酸一铵、三元复合(混)肥等高浓度磷复肥及相关的磷矿、硫铁矿、硫磺、硫酸等12种产品的生产、销售、库存、进出口等有关数据进行监测,每月写出预警报告。今年11月,为加强产业预警工作,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协会还组织企业信息统计人员进行了系统学习。
  2)为配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订
  “十一五”规划,协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数据,多次开会讨论并征询各地意见,委派专人负责,随时修改,最后拿出了各方比较满意的意见稿。
  3)去年以来,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为扶持国内化肥企业生产、促进流通、保障供应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协会在每次政策出台前都积极配合,提供数据、资料,前后三次提交了书面意见,为磷肥行业争取了政策支持。
  4)8月份,配合国家发改委制订磷肥产业政策,协会组织召开了磷肥发展研讨会,并在会后组织人员参加调研,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提出了磷肥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5)今年,为加强磷酸二铵等敏感产品的进口调控,商务部多次召集会议商讨对策,协会有关工作人员在会前积极准备,总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这些产品的进出口政策调整提出了书面意见。
  2、为行业服务
  1)筹备并组织召开了高浓度磷复肥大型化国产化会议、低浓度磷肥发展研讨会、第六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
  近几年,我国高浓度磷复肥发展很快,年均递增达到了21.7%,这与各方面协同努力对进口设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为总结高浓度磷复肥、硫酸技术装备大型化、国产化的经验,为企业技改、扩能明确思路、提供方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行业技术装置水平上新台阶,协会在5月份组织召开了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高浓度磷复肥高速发展的今天,低浓度磷肥每年仍保持450万吨左右的产量,占整个磷肥产量近半壁江山,这不能不说明它存在的合理性。低浓度磷肥含有多种对土壤有益的营养元素,同时平均养分价格低,不与高浓度磷复肥争原料,能够满足市场不同消费层次和习惯的需求。协会组织的低浓度磷肥发展研讨会肯定了这些肥料对我国农业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对今后我国低浓度磷肥的发展战略、原料和产品的定位,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企业结构的调整,市场营销的开拓,经济效益的提升,优惠政策的保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企业生产坚定了信心。
  从2000年以来,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今年的“第六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更是胜况空前,参展和参观人数又创历史新高,观众、媒体和有关方面都认为产销会对我国高浓度磷复肥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组织召开了促进磷肥行业健康发展研讨会、复合(混)肥产品免税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小型座谈会
  8月份为促进磷肥行业健康发展,研究当前行业运行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部分品种发展过热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协会与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共同召开了磷肥发展研讨会,并在会后组织人员赴磷矿外运困难的湖北调研,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复合(混)肥的免税条件要求70%的原料必须免税,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今年7月,协会邀请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与企业面对面座谈,取得了理解和支持。
  3)为呼吁解决磷矿供应紧张、保证国内生产问题,早在1月份就给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限制磷矿出口,保障国内供应”的报告,提出“开源节流”四项措施,其中包括加大矿山勘探投入、整合矿山资源、限制磷矿出口、研究节矿技术等措施,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10月份,又给温家宝总理写信,反映缺磷省磷矿供应存在的问题,温总理批示请有关部门会同解决。
  4)长期以来,重钙出口没有单独进出口税目,而是和过磷酸钙共用一个税号,经协会多次报告争取,今年已经得到了解决。
  5)协调钾肥进口
  去年,经过协会的努力,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了五家磷复肥企业自营进口钾肥,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一直未能在国际市场采购到钾肥。今年9月协会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争取明年企业能实现自营进口。
  6)搞好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协会日常工作的重点,也是协会工作的亮点。除了每月的产销存调度、汇总工作外,协会还自办了网站,今年点击率直线上升。协会主办的<硫酸磷复肥技术经济信息>、<磷复肥与硫酸信息>、<磷肥与复肥>得到了业内好评。
  7)参加每月由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主持召开的月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及时反映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为企业服务
  1)为企业积极争取申报“中国名牌”的机会,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并为申报企业出据证明,使贵州宏福、湖北宜化、四川宏达、涪陵化工、江苏瑞和、河南济源的磷酸一铵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鲁西化工、鲁北化工、红日阿康、中阿化肥、西洋集团的复合肥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为部分企业申报“国家免检”、“中国弛名商标”等出具证明,协调解决问题。
  3)为部分企业申请享受优惠电价、优惠运价、免交增值税等向有关部门作专门报告。
  4)协调部分重点企业磷矿运输过程中的困难,保证企业连续生产。
  4、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与美国硫研究所(TSI)、国际化肥协会(IFA) 、俄罗斯国际钾肥公司(IPC)等单位开展了多次交流,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进行广泛的合作,目前已确定明年4月与TSI合作在北京召开国际硫肥会议。
  承担了明年2月底IFA在昆明召开的世界农业大会(磷肥企业部分)的有关工作。
  5、加强协会内部建设
  为提高协会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中央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
  参加了防火知识普及教育,增强了防火意识。
   三、2007年要做的工作
  1、积极为政府宏观调控工作提供依据和政策建议;
  2、充分利用协会的导向、服务功能,做好“十一五”计划的落实工作;
  3、继续研究磷石膏综合利用,与各方广泛接触,加强合作,引导企业向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
  4、继续推动湿法磷酸净化的研究和工业化进程;
  5、促进磷硫资源的勘探、开发、综合利用的实施;
  6、组织、促进磷酸二铵的价格协调机制,并争取推广到磷酸一铵和复合肥产品;
  7、争取五家生产企业的氯化钾自营进口能够实施;
  8、组织召开磷肥硫酸年会、第七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暨2007国际磷肥展览会;
  9、继续做好磷肥产业预警及月度调度工作;
  10、办好网站及两本信息、一本杂志。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
                                二OO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中国衡器协会2005年度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计划要点     第一部分 中国衡器协会2005年工作总结
    一、基础工作立足信息, 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办好行业统计、协会的刊物和网站的目的都是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既是行业协会的常规工作项目,又是协会的重要基础性建设,近几年来,协会每年都在这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力争使常规工作年年升级、与时俱进。
    ① 新年伊始,为使会员及时、全面地了解协会活动安排,便于会员对协会工作及时进行指导和监督,在中国衡器协会主办的衡器信息网站(www.cwia.cn、www.weighment.com)和《衡器工业通讯》上,同时刊载了 2005年协会全年工作计划。这种做法,可以作为一种计划公布制度,作为协会透明办公的一个措施,及时取得会员的帮助和支持。
    ②为了尽早发布衡器行业经济技术指标和进出口统计分析结果,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协会统计人员加班加点,做到以最快速度完成行业数据的统计分析,满足了政府和会员对行业经济运行数据的需要。
    ③加强《中国衡器网》网站和《衡器工业通讯》刊物的建设。《中国衡器网》和《衡器工业通讯》是中国衡器协会的两个固定信息发布渠道,是反映衡器行业活动的窗口。经过多年的建设,内容已涵盖了政府对行业的方针政策、称重技术交流、协会重大活动、企业发展成就等多个方面,基本做到了定期发布、及时更新,突出政策性、时效性和可读性,在会员中起到了相互沟通的作用。
    二、协会年会内容丰富多样,节奏紧凑,突出实际效果。
    6月10日至12日, 协会2005年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年会时间虽短,但是效率很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年会主要内容如下:
· 特意邀请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王顺安处长到会,王顺安处长做了《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衡器产品质量》的重要报告。 
· 曹立平副理事长向大会汇报了自2004年10月协会换届以来的主要工作,并通报了协会下半年工作计划,提出编辑出版《衡器技术手册》的初步方案并征求代表们的意见。 
· 针对电子计价秤在历次国抽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协会邀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力学处王翔主任向会员详细讲解电子计价秤国家抽查检测规范并现场解答代表们的疑问。 
· 年会同期举办了2005中国衡器工业展览会、第六届中国衡器协会技术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和《港口称重计量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 
· 中国衡器协会第六届技术专家委员会大会上选举了中国衡器协会张景尧理事长为主任委员,中国衡器协会副理事长曹立平为常务副主任委员,闫宝珠、杨杰斌、陆霖、唐煜、唐令弟、刘云、戚汝东、徐平均、刘鹏、范韶辰、刘晓华为副主任委员。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衡器协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工作条例》,并向全体专家委员颁发了证书。新的专家委员会成立后,立即承担了第五届称重技术研讨会(2006年4月展览会同期举行)论文集的评选与编辑和《衡器实用技术手册》第二章知识篇的编写两项重大任务。现在,这两项工作在政府部门的关怀下、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下,在专家们的努力下,正在顺利进行中。在十一月份,经过民政部批准,衡器技术专家委员会已正式登记成为中国衡器协会的分支机构。 
· 年会期间,举办《港口称重计量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连云港谭新星工程师,大连港秦子均高工、北良港陈广陆处长、秦皇岛港杨军先生、青岛市社会公用称重计量站吴晗科长、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印卫东先生分别做了《连云港计量工作现状与现代化港口对电子衡器发展需求》、《港口散货运输计量技术现状及展望》、《浅谈港口料斗秤的使用与维护》、《努力开创港口轨道衡管理工作新局面》、《社会公用称重计量行(站)为港口服务功能》和《称重技术在港口的最新应用》的报告。 
· 连云港港口集团公司计量处向大会介绍了连云港港口计量工作现状与现代化港口对电子衡器发展需求的情况之后,大会组织代表们参观了连云港港口。 
· 在年会闭幕之前,张景尧理事长做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做好今年协会工作》的总结发言,强调发扬民主,突出实际,做好协会工作。 
    来自全国100多家衡器企业的近200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大家认为,这次年会活动富有效果,协会搭建起企业和工业用户之间的桥梁。
    三、协会搭台,企业唱戏 ,共同办好2005中国衡器工业展览会。
    2005中国衡器工业展览会于6月11日-13日在连云港市举办。本届展览会得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轻联、连云港市政府和连云港港务局的大力支持。参展企业近百家,250多个展位,接待观众上万人次。一些衡器大用户如冶金、化工、机械、交通、粮食、石油等系统的企业纷纷前来参观展览,有十几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众多客商来到展览会洽谈业务。这次展览会受到各方面的关注,除协会的网站上详细的介绍了展览会的有关情况外,工商时报、中国质量报、中国化工报、中国信息报、中国机电日报、机电商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冶金报、中国电子报、中国石化报、计控信息报、连云港日报、扬子晚报、苍梧晚报等十多家报刊上刊登展览会消息,广泛进行宣传。
    展览会期间,中国衡器协会组织了外商座谈会,邀请了部分前来参观展览会的外商,听取了他们对中国衡器产品在质量、价格等方面的意见以及对展览会组织方面的看法,对了解中国衡器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情况和扩大对外宣传,进一步提高展览会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05年展览会结束后,协会即开始了2006年中国国际衡器展览会的筹展工作。2006年展会定于4月20-22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目前已经有127个单位报名参展,预订了318个展位,超过了历史上最高水平。
    四、加大力量推进全国衡器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促进衡器产品水平与国际接轨。
    为了在新形势下做好行业技术标准工作,中国衡器协会作为全国衡器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不断加强对标委会的领导与协调工作。2004年12月协会决定由曹立平和刘国经两同志代表协会参加全国衡器技术标准委员会的工作,推荐曹立平副理事长担任标委会主任委员。
    根据行业生产的需要,今年初始新一届标委会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协会特地与标委会秘书处一起,研究了2005年标准工作计划,并就过去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改善今后的工作进行了专题讨论。
    按照今年的计划,标委会对《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主要起草单位: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连续累计自动衡器》(主要起草单位:江苏赛摩拉姆齐技术有限公司)、《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主要起草单位:济南金钟电子衡器有限公司)等几个标准组织了多次研讨,对讨论通过的标准,及时报批;对存有异议的标准,抓紧修改。对《非自动衡器》、《电子衡器安全要求》、《静态电子轨道衡》、《衡器术语》等四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进行了安排。
    现在,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协会都会积极与检测规程起草部门、标准涉及的使用部门、标准起草等不同单位,及时进行沟通,发挥出协会的特殊协调作用。
    在世界范围内,“一流的企业作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成为时尚。现在国内,衡器企业对制修订技术标准逐渐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性。应当特别肯定的是,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系统设备公司等起草单位在《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的起草过程中,表现的积极和认真态度令人钦佩,多次追溯相关国际标准,及时地修改草案,为标准制定提供有利的条件。
    五、开展国际交流,积极组织访日、访美代表团。
    为了贯彻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宣传中国衡器企业,掌握国际发展动向,协会在年初就决定筹备访日、访美两个代表团。经分别与日本计工连和美国称重计量协会联系,很快得到日、美两个同行组织的友好相应,他们及时发出邀请,欢迎中国衡器协会代表团前往参观。
    协会访日代表团一行十三人在张景尧理事长的带领下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参观了日本第21回国际计量计测展,日本计工连会长滕原菊男先生亲切接见了中国衡器协会代表团。在日本,代表团应邀考察了日本寺冈、石田、大和公司三家著名衡器制造企业。代表团在结束访日后,还顺道参观了韩国凯士公司。在上述4个公司,代表团均受到各公司领导的热情欢迎和友好接待,与外国同行进行了座谈和交流。通过本次访问,团员们目睹了当今国际衡器产品水平和称重技术的发展趋势,考察了日、韩企业的制造体系与管理方式,也看到自身的差距,大家都感觉收获很大。
    访美团的全部组织工作,协会也全部积极完成,但由于美国使馆签证面谈时间安排在12月份,错过展览会参观时间,致使协会访美团不能执行主要的访问计划,所以与团员协商后,放弃了访美计划。
    六、加强企业与协会的交流,召开部分会员会议。
    为了加强企业与协会之间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8月在上海召开了理事长单位扩大工作会议,9月在北京召开了华北地区会员座谈会。这两次会议,都围绕着分析行业发展趋势,讨论落实协会下半年工作而进行。
    在两次会上,张景尧理事长报告了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衡器行业目前发展情况,分析指出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大好,促进了衡器行业的快速发展。据协会统计信息网统计,今年上半年衡器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工业增长值同比增长4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9%,利税总额同比增长45%。预计全年衡器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衡器行业工业经济指标的大步攀升,说明国内外经济形势大环境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衡器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价秤、称重传感器、称重仪表出口量大幅度提升,国内公路建设加速、城市不断扩大促进商品零售业网点迅速扩张,成为衡器产品工业经济指标大步攀升的基础。衡器行业应在经济形势大好、衡器产品销售呈快速增长趋势情况下,更要牢牢把关“质量”这条产品的生命线。
    出席会议的代表们还听取了协会编撰《衡器实用技术手册》情况介绍和协会下半年的工作计划汇报。到会代表赞同协会对衡器行业发展的认识和要求,代表们表示全力支持《衡器实用技术手册》的编写工作,大家认为这是行业大事,也是企业的大事,应重点抓好。这两次座谈会增加了企业间的了解,加强了企业间的合作,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中国衡器协会于2005年12月6日-7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于。会议的主题是:体制改革、企业管理、交流

[1] [2] 下一页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gzzj/xuesheng/201205/12141.html
    Copyright © 2012 总结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