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结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培训工作总结 >> 正文

培训学校前台咨询年终总结

来源: 培训工作总结 

2012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可谓崎岖坎坷。从年初过完年时就开始迷茫徘徊,压力也是一点点渐长,没有方向。后来硬着头皮去武汉找工作,在教育机构干了一段时间,最终,由于不能适应公司的种种制度,难以处理与领导的关系而主动辞职。后来尝试过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考事业单位,但由于能力不足和心态起伏问题,均已失利告终。这其中来来去去好多地方。七月开始在家赋闲,这期间认真分析和思考了自己这一路找工作的经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自己总试图在踏上社会的时候寻找捷径,寻找一个待遇好压力小安逸的工作,总是试图逃避社会的磨练。于是在八月中旬决定来北京闯荡,历练自己。苦苦寻觅了一个半月之久,最终在十一之后到到星尊。

走进星尊的那一刻一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杜总富于经验和阅历的话语令我受益匪浅,梁经理务实真诚的工作和处事态度让我深受感动。在这里我要特别感激杜总和梁经理给了我这样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我所能做的只是勤恳的工作,不辜负你们的信任和期望。

下面谈一谈我这段时间的工作内容和体会吧。

刚来的时候,我主要是做前台咨询,日常工作内容就是熟悉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学费形成机制,打接电话邀约学生试听。说实话,我从candy和shelly身上学到很多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技巧,特别是打电话和接待客户时的灵活应变的能力,我也非常感谢她们耐心的指导。这段时间我学会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信大方的表现自己,这也算是直面自己性格的缺陷吧。

现在说一说我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内容上课吧。首先,我想说一说我对教育行业和教师工作岗位的一些理解。WWW.ZongjIeFanwen.cOm我一直很欣赏一句话: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家长愿意花钱交换无形的知识,将心比心,我们何以取信于家长取信于社会?我们只能用良知和责任向家长和学生许下承诺,耐心地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讲好每一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人。从古代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到现代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说明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地位的崇高性。作为老师,不仅仅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不但完善自己的人格丰富拓展自己的阅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进而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形成兴趣。从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就一直奉行一点:方法比知识重要,做人比学习重要。这才是教书育人的本质吧。从一开始来到星尊到现在我一共带了六个学生的课,四个一对一,两个自习辅导。其中,只有林梦晨和林迪组成的自习班我带的时间最长,本来按要求我只需要每天晚上辅导他们写完检查完作业就可以了,但是我都会针对他们比较薄弱的科目和内容做一些特别辅导,基本上每晚都是三个多小时,其实牺牲一点儿自己的时间没什么,看着他们好习惯一天天养成,成绩进步了,我会觉得特别欣慰。四个一对一中,杨磊和曹敦信是小学六年级孩子,他们俩都补习作文和阅读,这俩孩子都特别踏实认真,能认真完成每次布置的作业,但是上课比较安静,目前激发他们的语言学习兴趣是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当然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感知的过程,它不像数学条理清晰多练习就可以,这也就决定了只能给他们更多方法上的指导。而曹敦信每周三次,语文数学都有,数学明显有进步,而且上课气氛特别活跃特别配合,这也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李洋是这些孩子中最特殊的一个,他目前是五年级的学生,他注意力很难集中,基本上三分钟左右就会走神儿一次,理解能力比较差,反应速度自然比较慢,所以我花在他身上的时间自然比较多一点儿,有意识的去锻炼他的理解能力,给他出的题目都是针对基础的,只能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其实给他代课最能磨练教师的耐心,也最能锻炼自己,积累教学经验。杨景寒是初二的孩子,基础比较好,目前上的也是阅读和作文,他是实验班的学生,因此他压力特别大。他们学校为了中考赶进度,初二知识已经上完了,所以我给他上课就是采取的中考复习模式,也就是考点分析+例题+练习模式,作文采用的仍然是写作要领规范+范文+习作模式,每种常考的文体阅读和作文配套训练,目前阅读模式效果挺好,作文效果不是太好。共2页,当前第1页1 2
培训研修总结

培训研修总结

我们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参加教育技术能力调高研修班的学习。可是李主任亲切的开班演讲让我们放下了包袱,并且重新充满了冲劲,原来学习可以是“快乐进行时”的。

我们了解到,教师需要做一个思想活跃的人,多读、多实践、多思考,并养成思考的习惯,以自己活跃的思维,迸溅思想的火花,从而在课堂上也点燃学生的思维。

教师还要善于开拓多种学习途径。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能带动学生使之成为终身学习的人。

教师同样要较全面地掌握教材内容和相关资源,要有“一桶水”。

但是,教师要成为助学者,应该是在学生有困难时,总能给予帮助的人。这种“给予”不是纯粹地给予所谓“答案”,而是一种启发,在不愤时不启,不悱时不发。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帮助可以是一种心理支持和鼓励,可以是一种互相提高,可以是一种共同进步。

所以,助学者应当是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他与学生是平等的,他不代替学生思考,不给学生结论,在生生、师生的合作探究中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而且这个助学者应该有“慈航普渡”的菩萨心肠——无论是如何后进的学生,都能一视同仁,或者是更多地倾注心血在这些后进生身上。

学生都是先“亲其师”,后“信其道”的。所以助学者首先应该是 具有个人魅力,是个受学生欢迎的人,他的“帮助”才能好心有好报。我有这样的经验:

身上有痞气的学生,我都先收伏他们的心,或正气凛然地震慑,或温言婉语地设身处地地劝解,或“软”“硬”兼施,从心理上抓紧他,再提供后续的帮助。

我任教毕业班的语文课,但曾兼任初一级的历史课,虽然只是短暂地接触,但是这些小孩子很信服我,所以我的并不专业的历史课,他们却学得快乐,学得津津有味。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很能帮助学生学习的。

当然,我们的设计,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设想。而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考试制度,我们的教育设备和环境,就是说从软件到硬件,都对我们的教学形成掣肘,这是现实。所以我们就是处于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的状态。当然,空谈理想是没用的,但是,不谈理想是没有发展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们还是应该想一些办法,让我们为现实的改变作出一些努力。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就是三维目标的设计,如何在课堂中实现这些目标呢?

我想,就要在我们的课堂中引进21世纪技能了。

看了“did you know?”短片,还是有启发的。

其实孩子是很热衷于qq、电脑游戏的,他们一些人的技术,远超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为何我们没教,他们却能学得比我们还好?因为他们喜欢,他们有主观能动性,肯下功夫去“泡”,去研究。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也能调动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我们就不会太累,他们也会比较快乐了。或者,在硬件环境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qq、电脑游戏等工具,让他们一起来学习,建立生与生、师与生的学习共同体,在团队合作中去完成学习目标。

那么,21世纪技能怎么进课堂呢?从三个案例中我们学到了,21世纪我们需要的技能有“生活与职业技能”、“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案例中的主人公所具备的技能,就是我们现在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可是,反观我们的课堂现状,真正能有如此远瞻性的教学还是比较少,包括我自己。我们能培养高分学生,也以此为荣,我们少有,也少敢花时间去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等到学生们结束学业学习,走上社会,我们发现他们在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交既跨界、跨文化技能以及灵活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进步很大,是“社会”这个大学校“逼迫”他们学的,他们学到了,进步了。为什么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不能创造如同“社会”一样的课堂,更早地培养他们的这些能力呢?还是回到原点:我们都不敢。这是大环境造就的吧,可能我们也只能以此为借口了。

可是,尽管不能把课堂变成“社会”,或者说不能照搬“社会”,我们仍然可以想一些办法,既有观念的更新,又不脱离实际,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上来小小地培养一下孩子的“21世纪技能”的。比如鼓励孩子有更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去解决问题,更多地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我们不敢,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评价制度决定的。我们要中考,要高考,家长、校长他们并不认同你,认为你“乱搞”,这就是对我们新做法的评价。

我们阅读了杨老师进行创新评价的案例。觉得在小班制、有专业评价电子模板、有专业老师参与的情况下,确实对学生能起到促进学习、促进能力的作用。但是,冷冰冰的现实横亘在我们面前,我们学校人数最少的班级有62人,人数最多的有79人。而我们缺编的教师达22人,占在职在岗人数46人的近一半。我教一个毕业班的语文课,同时兼任七年级两个班的历史课、两个班的读写课,还要负担八年级的每周一节的课外辅导课,还兼任毕业班班主任、学校教务处副主任,主持该处工作,确实是分身乏术。幸亏我们学校领导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才不至于让我们“苦”倒。

我们还和老师学习了评价量规的制定。我们了解到,有的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学的,有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在制定评价量规时,要考虑它对被评价者的导向作用。他们可能会参考这个量规的各项指标,来实施他们的学习活动。如果指标定得太粗,他们会无所适从,要是定得太细,则有可能束缚了他们的创造力。在定评价等级时,第一等级的描述要尽量完备,这是为了让老师在操作时更加清晰该怎么评价。

我们还学习了探究型学习这种活动形式。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在中级培训时递交的作品很优秀,但是在具体探究方法的操作上缺乏实实在在的描述。很可能是因为一些老师没有去实际操作,而是“纸上谈兵”,所以有一些能“借鉴”的,就显得优秀,那些没做的就写不出来了,就只能含糊其辞了。这不能怪我们的老师。因为如前所述、众所周知,大环境很少有宽松的氛围让我们去尝试。试过,碰壁;再试,在碰壁,我们还能再试多少次呢?

虽然有些悲观,但是,学习期间,我们还是跟老师一起完成了一件件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习作,虽显粗糙,却很有成就感,这就是学习的快乐吧!


小学教师培训成效总结

教师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千石小学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高专业、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为此,在历年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注重服务基层,以校为本,抓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形成教师成长的校本特色;同时,紧密围绕县教师进修学校对教师培训的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开展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强的全员培训和知识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培训。本学年,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把教师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逐渐加强,并在培训内容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现把本学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十分重视和支持教师培训工作。

本次培训一如既往地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培养的组织体系为:校长统一指挥协调,教务处组织实施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精心挑选有较强针对性地培训内容,严格规定了新教师的管理措施,并做好培养的组织与后勤保障工作。培养工作做到了组织健全、责任明确、分工协作、保障有力,为保证培养工作收到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徐冬秋校长对教师的培训内容的确定、安排、培训的要求考核验收都亲自过目,予以具体地指导。她还参加每一次教师培训活动,给予大家很多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二、教师积极参与是做好培训工作。

全体教师思想上对培训工作极为重视、认识到位。他们更加认识到参加培训不仅仅是提高教学与管理能力的,更认识到是时代的需要,是一位优秀教师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优秀品格赢得学生新生与热爱的需要,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需要。因此,全体教师都能认真积极的参加培训,做到有事请假,严格遵守培训要求。

三、本学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1.理论培训:

一是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地学习理解永嘉县教育局教研室制定的有关教学常规这一部分内容,包括制定计划、备课、上课、作业的批改、考试与讲评等等,使中青年教师明确了当好教师的标准和要求,使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除此,还认真学习了《走进新课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及解读等。

二是聘请专家为教师做新课程理论的报告。邀请县名师王建群老师给我校教师做“有效教学”的专题报告,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我们耳目一新,提高了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明确了方向,树立了走向新课程改革的信心。

三是我们始终强调培训方式的开放性、多样性、参与性和研究性。倡导培训者与学员的互动交流,注重两者在培训过程中的相互启发与思维碰撞,改变“一言堂”的注入式讲授方式,采用“参与——分享”式培训模式,搭建平等的对话平台,以实现最充分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2.加强教学技能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水平。

本学年开展了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各项比赛,包括教师钢笔字比赛、说课比赛等。从大家的成绩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朋明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和水平也有不同程序的进步。

3. 开辟多种空间,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培训。

我们学校支持教师走出去取经。走出去可开阔教学视野、拓宽知识范围,为中青年教师的“换脑”和“充电”提供条件。学校多次分批组织教师外出(福建省厦门市、杭州等地)学习,并且定期组织学科教师到县里其它学校观摩学习。通过实施学习汇报制度,我们让学习者通过校园网的学习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展示学习经验与收获。同时学校还与一些知名网站进行联系,如: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教育在线论坛等,开辟多种空间,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

四、取得的成绩与效果

全体教师努力把所学到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与班组管理中去,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努力进取,勤奋开拓,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些成绩可以从下面的几组数据中看出: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工作的联系是紧密了,可有时候会疏忽了培训与教师提高的互相促进。

2.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更要关注如何提高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3.在今后的教师培训中,要继续增强对青年教师师德教风和敬业精神的培养,继续增强对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继续增强培训工作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培训纪律要求,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考核。

总之,教师培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我们既要在政策上准确把握培训要求,又要在工作中创设、争取、珍惜各种学习机会,支持老师参加学习,保证老师学有所用,学有提高,真正通过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提升。XX学年我校的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和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合分不开。今后我们要再接再厉,不断地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力争使教师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完成由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创造型的转变,从而真正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gzzj/peixun/201411/37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SQL查询错误
    Copyright © 2012 总结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