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结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 正文

初一生物备课组小结

来源: 教学工作总结 

一期来,初一生物备课组3人通力合作,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收获颇多。

1、本期以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们将原先坚持的集体备课进一步完善。定时间(每周的星期四上午),定地点(初一年级办公室)、定进度(我们根据个人的教学进度结合本期教学计划确定)、定教学内容(我组在当次的集体备课时就提前确定下次的研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采取轮流担任的方式)。

2、本期的集体备课,我们实现了由备教师向备学生转变,由重怎么教会向重怎么让学生学会的转变。集体研讨备课时,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社会生活经验和学习状况,我们研讨了便于学生学会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多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加强学法指导,突破难点,精讲重点。对于上次研讨内容进行回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思我们的教学。

3、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和实践,本期我们已大致形成组内的教学模式,即:温故知新------自学思考------释疑解惑-----拓展提升-------总结归纳------学以致用。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时,并不一定所有环节都具备,但总的构架模式已形成。各人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二、合力教研,受益匪浅。

1、经过组内3人的辛苦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在市生物实验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虽奖状上写的是个人的名字,但谁都不能否认这是集体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通过这次活动的参与,让我们积累了相关经验,见识了他人的优势。

2、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更直观形象,3人经常相邀到校外采集生物材料,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寒风凛冽,我们共同面对。WWw.ZonGJiEfaNWEn.com在此过程中,我们有说有笑,谈天说地,既增进了组内情谊,又认识了不少的生物材料,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三、再努力,再提高。

1、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2、分层作业的布置。

,探索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构建主体多元、方法多样、立体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年来我们初一生物组就课改作了总结,简单说就一句话: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就应该是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必然要经历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思辩与碰撞,才能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进而内化为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课程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价值。
  我们把握住了改革实践的关键要素“人”。传统教育思想的扬弃,现代教育思想的树立是在学习与实践中进行的。正如国际教育界流行的那三句话:“你看了,你忘了。你听了,你知道。你做了,你记住了。”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在传统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思想的猛烈撞击中寻找、摸索着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途径的。以人为本,改革传统的教研模式。因此,我们努力建立培训、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试验工作方式。
1.建立内外结合的培训方式。
  我们上岗之前先参加了省、市级的新教材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由以前的教材培训发展为教育理念的宣讲和教材培训的结合。在集备组集备时,我们开始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不仅帮助教师学习理解《标准》,而且为教师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1    2  


  我们总结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总结出课程实施的四个基本思想: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教师观)
——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观)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学生观)
——学科教育之间的整和。(课程观)
倡导教师在教学中:
——指导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前提下的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引发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 2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级18-19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初一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小结-教学工作总结

    刚刚从初三的教学中回到初一,原本以为教学工作应该轻松一点,渐渐的发现初一的数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教,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我看来比较容易简单的题目在学生眼里是那么困难,这样使我在教学中必须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后总是写一点反思,把教学中的问题积累一点,认清自己在哪一个知识点的处理不好的方面以及好的方面一学期下来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常言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教学也是这样,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了,才能确定教学难度和深度,在备课时哪些需要重点讲哪些需要略讲,心中就非常清楚,长期这样坚持下去一方面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是一种提高,同时学生对你的课就会有兴趣,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数学的思维能力还停留在小学的阶段,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代数思想还不具备,做题时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尤其对于图形的认识与理解很不全面,针对学生的这重情况,我在平时的每一节课上有计划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一学期下来大多数的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   教学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备课使首先应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针对什么层次的学生,同时要注意新知识的传授不能完全灌输给学生,一定要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的认知,不要总觉得这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其实这是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提炼过程,当然这需要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这一点。我感到最深刻的地方是学生遇到新的问题在也不怕了,总有一部分的学生能解决。有的时候学生思考的方法比老师好,明显的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很多。

    三、   注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数学对于学生来说真是既爱又恨,数学的难让学生怕,而数学又是考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这又让学生总是想把数学学好来确定自己在班上的地位。作为老师尤其是在初一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契机,善于引导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发展,每个人都能从学习数学体会到快乐,这样学生一定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当然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是,我一直在尝试着研究这个问题,不能算是成功,但总体感觉学生不是那么讨厌数学,我是这样做的,在课堂上尊重每一个同学的发言,给每一个同学发言的机会是均等的,课后的答疑要有耐心,更主要的是学法的指导,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给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当然学生对于学数学的兴趣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的魅力,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为老师都要不断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其他方面的知识水平。

    四、   加大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度

    现在是合作的社会,光靠个人的力量来提高教学质量是很难,每周的集体备课是必要的,备课组的分工合作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更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数学组里大家是团结的、无私的,在这里我觉得我们的备课如果更系统化、更规范化就更好了。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一点感想,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确实有很多想法,但我还想提一点建议

    1、备课的教案最好分工合作做成电子教案,每个人根据自己需要在加以修改,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重复的劳动。

    2、加强同学科各个备课组之间的联系。

    3、教课研方面我们还缺少一点“研”的气氛,希望学校能有人带我们进行这方面工作的尝试。

    4、数学能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学习的机会”当然这个“第二课堂”一定要有计划有目标。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一点建议,我想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回再接再厉,为数学的教学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王   英
2010-2-19

【1】【2】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gzzj/jiaoxue/201211/31013.html
    Copyright © 2012 总结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