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结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 正文

小学2010—2011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来源: 教学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学年,都城镇中心小学在县教育局及上级行政部门的指导与关怀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为中心,以改革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把一学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多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课改进展如何,也关键在于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顺利实施课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我们大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思进取、求发展的优秀和谐的教师群体。

  1、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崇教厚德,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求教师“修师德、练师能、塑师魂”,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师德要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来,努力成为师德之尚,业务过硬的优秀教师。平时用语文明,仪表端庄;精神饱满,热情工作;平易近人,宽以待人;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共同推进校园文明建设。根据县局要求,本学期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增强了教师依法治教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2、抓好教师培训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积极配合县局组织教师参加了县新一轮的师德与专业培训、英语教师转岗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各校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开展专题性研究,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走出课改的误区。同时还启用了一些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挑大梁、压担子,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个人才能的条件与机会。wWw.ZoNGjIEfaNwEN.COm

  3、以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为载体,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结合教学工作实际,采用师徒挂钩、现场观摩、技能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努力为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XX年年开展了两次校级“教学新秀”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协助县局成功举办了级科组长培训班,使一批年轻教师得到了锻炼,取得了良好效果。本学期,中心校的何永强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余丹妮参加县第八届“育人杯”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唐燕芹、欧碧群获镇城区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钟胜华等5人获镇城区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此外,各校还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和班主任。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力求常抓不懈有创新。

  1、健全镇级教研网络,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作用。我们健全了“三级教研网络”:即成立都城镇小学中心教研组,下设镇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卫艺教研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袁振令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镇的业务员和各大校业务校长担任。开展教研工作计划性强,实效性高。每进行全镇性的教研活动时,都由镇中心教研组先定专题与内容,再组织镇各学科教研组成员深入课堂反复听试教课,直至达到预定效果为止。

  2、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效益。(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协调学校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我们着力抓好教研组建设,要求教研组长要对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全面负责,制订好教研计划,抓好教研管理,开展常规课、示范课、研讨课等丰富多彩的教学研讨活动。如今,各校都完善了教师的听、评课及其它教学研讨制度,还对新课程的实施中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方面进行研讨,新教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耐心指导、帮助新教师等,教研氛围浓烈,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2)积极推动教学交流,促进教育观念更新。各校利用业务学习、网上论坛、教研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传播优秀教育教学经验,让教师了解最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文化素养,深厚教师的文化底蕴;逐步形成教师读书、思考、反思的习惯。(3)继续在全镇推进“两先两后”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本学期特别注重落实了集体备课,其中英语科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利用中心校、镇五小的示范、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为郊区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学习与检查,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化。一方面,我们认真组织校长、教师深入学习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和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另一方面我们大胆改革创新,认真修订《都城镇小学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调研与评比,近几年都把它列入了镇学校管理工作壹百分考核的范围。XX年10月份,中心校组织调研工作组共15人,通过听领导汇报、听课、检查资料、察看校容校貌和召开师生座谈会等途径对全镇15所完小进行了为期8天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我镇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计划性强,制度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管理工作日益制度化、规范化。今次调研,评出中心校获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一等奖,镇五小、镇一小获二等奖,二小、三小等4所学校获三等奖,富窝小学等三所学校获进步奖。对获奖的学校,中心校颁发奖金以及奖状的鼓励。

『 1 』『 2 』

  三、积极开展教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教育科研成绩显著。学校教科研活动开展活跃,成绩显著。中心校国家级教研专题的子课题《信息条件下教学组织形式的革新与学生能力的发展》实验研究和英语科省级研究课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镇五小国家级教研课题正在实践研究中。通过这些课题的实验研究,对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XX年秋季全镇获奖的论文获国家级奖励2篇,省级奖励3篇,市级奖励3篇,在县教科研成果评比(含成功教育案例)中,获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2篇。

  四、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努力创造教育质量新辉煌。

  重点加强了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测工作,定期召开毕业班校本教研研讨会,使毕业班教师能精心组织,认真计划,认真实施教学工作,平时抓好单元过关和人人过关,确保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有提高。由于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抓得扎实,XX年年12月我校在县局毕业班的调研抽测及学科竞赛成绩都居于全县前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汗水十分硕果。我镇中心小学的教研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先进的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①教师的整体素质还较低,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②教育经费不足,城郊小学的教学设备、设施尚不足,影响和制约了全镇教育的均衡发展。③学校的规范化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新的一年,我镇广大教职工将以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勤学、善思、实干”,再接再厉,为建设教育强镇作出更大贡献。

  都城镇中心小学
  2010年1月

(1)(2)
2010年下学期小学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教学的谎言,是对领导善意的欺骗。对学生的冷淡,对职业的倦怠,对常规的敷衍,没完没了的下载与复制,照样能装出一个“优秀”的教师状,一如今冬的雪,看表面银妆素裹,消融后,狼籍一片,草草收拾整理,权当本期的总结赘述如下:

    一、深钻教材,了解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由于本期我由数学转为科学,实乃新手上路,骤感压力剧增。本期开学初,我与所带六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了解相应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并深钻教材,熟悉大纲要求,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好了教学计划。

    二、认真备课、上课,按常规严格要求自己。

    本期教材是由原来的自然改版为现在的科学,从内容和编排上作了相当大的变更,为使学生易学易懂,我首先在备课上狠下功夫,注重备课质量。课堂上我侧重灵活的教法,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与培养学生的能力,向课堂40分钟质量,较好地完成了本期的教学任务。此外我还采用了电子备课,取他人之长,并从班级学生实情出发,进行二次加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加强实验教学,突出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探索、研究、发现问题得出结论的主要途径。本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了实验教学:一是备齐实验所需器材。添齐了实验室本期实验所必需的器材(电池、导线、铁钉等);就地取材,自已制作了许多实验材料,如《材料与形状》单元里,我就亲手制作了框架、纸桥等教具。二是狠抓实验过程的教学。1、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步骤,要求学生按“习实验内容——准备材料——提出问题——操作发现——得出结论——器材整理”的模式来进行实验。2、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进行同伴互助与合作,既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加强课堂与外界的联系,凸显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本期科学教材内容皆取自于大自然,针对这一特点,我加强了课堂与大自然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课堂空间,学生乐于学习,深入大自然去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问题。如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共八课内容,其中有四课我是带学生走出了课堂,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去获取……

    作此象征性地总结,以便来年工作的开展。通过一学期的科学教学,我觉得我很适合科学教学,乐此不彼,望下期能一如本期地搞好科学教学。

李云军
2010年元月15日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全体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撰写教案,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反复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实践表明,这种备课方式,既照顾到班集的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综合起来看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本学期我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法是老师对一日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自查后给予改正。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的同主题文章:

201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10—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教学总结 2010年初中数学研修总结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度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教学工作总结


$False$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gzzj/jiaoxue/201205/7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2 总结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