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结范文网 >> 单位总结 >> 正文

2012年市科技工作总结

来源: 单位总结 

2011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政府以及自治区科技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系统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xx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了积极的努力。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为契机,进一步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优化发展环境,为各项工作创先争优奠定基础

一是认真学习、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部门实际和职能,认真确定活动主题、活动载体,认真安排和把握每个活动环节,将活动的具体内容、目标、载体、主题紧紧同科技工作的实际相结合,为各项业务工作创先争优奠定了基础。二是按照上半年市委、政府整顿机关工作作风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制度,并就改善工作作风、整顿纪律下发了文件,要求各单位、机关全体;加强作风建设、加强纪律性,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全系统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受到了市纠风、纪检、效能等考核检查部门的好评。三是通过深入调研和外出考察,使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为开展好各项工作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四月份全系统赴湖南韶山的学习考察、七月份深入兴和革命老区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系统的凝聚力、战斗力。www.zOnGJIeFAnWEn.cOm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大家奋发图强,在党风廉政建设、政务公开、计生、综合治理、依法行政、政风行风等共性工作中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各监控考核部门的好评和表扬,顺利通过了考核验收。为各项业务工作争先创优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为市委、政府发展冷凉蔬菜打造首都副食品供应基地,调整现代农业发展新战略决策起了积极的参谋助手作用。一年来,通过实地调研和多次与北京市政府、科研院所、蔬菜批发市场的合作和会谈,我局向市政府提出了发展冷凉蔬菜建立首都蔬菜供应基地的建议,得到了王市长等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认为这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被列为全市的“十二·五”规划中,这个项目的启动,将建立北京与乌兰察布双百万冷凉蔬菜基地,做为我市的主导产业,将拉动我市gdp增长率提高3%以上,是京与乌战略合作的开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三)以科技示范引导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科技引领服务农牧业产业化的力度

为把我市的蔬菜、马铃薯、肉食品等主导产业产品打入京、津市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牧业。年内,重点实施了“抓引进、抓联合、抓示范、抓园区、培市场”的“四抓一培”工程。一是以推进和完善农牧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组织化程度,扶持以科技特派员牵头引领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大力引进适合我市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农牧业新品种。按照“抓大放小、扶大促小”的思路,加大了从区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招聘专家教授的力度。这些专家教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科技特派员的组织和中介将新技术、新品种扩散到千家万户。今年从区外招聘了22位专家教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2个,深入11个旗县市区的800多个村和项目点,累计引进试验推广了180多个农牧业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80多万亩。二是以加大建立产学研联盟力度,加强挂靠联合为手段,努力提升科技引领农牧业产业化的水平。为把我市薯、菜、肉、乳产品打入京、津市场,全力打造首都的副食品基地。我们与中国农科院花卉蔬菜所、北京农科院、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股份公司在设施农业栽培技术提升、名优特新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建立销售市场等方面签署了合作协议。一在大棚蔬菜提高产量、改进栽培技术上进行合作。二在大棚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转让、建立基地上进行合作。三在共建副食品基地、共建市场上进行合作。四在加快成果转化、建立产学研联盟上进行合作。第一批28个名优特蔬菜、果品、禽类新品种已在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技产学研结合示范园区落户试验。三是以抓示范、抓园区为手段,进一步提高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能力和科技引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新潮流的能力。为了把园区内引进试验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通过示范尽快转化辐射。在前两年重点扶持建设的卓资融和、民丰薯业、老马清真肉羊三大园区的基础上,围绕马铃薯、蔬菜、乳肉等支柱产业。今年,重点建设和扶持了具有一定示范功能的农牧业科技园区54个、产业化园区23个。并在园区内重点推广二项新技术、解决二个老问题。一是在温室大棚内推广示范二氧化碳气肥新技术,解决大棚蔬菜只长蔓不挂果的问题,此项技术使大棚蔬菜增产幅度达到30%以上,亩增收1万多元。目前已在全市的300多座温室大棚内推广。二是推广瓜类蔬菜多元嫁接技术,利用南瓜做砧木,黄瓜和西瓜为接穗,提高瓜类的抗病性,解决大棚瓜类重茬病害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问题。目前,该技术已在丰镇、卓资、中旗、化德等地推广,增产幅度达到20-30%。四是为了加快引推速度,使引进试验、示范的新技术、新成果加以快速推广转化,尽快使马铃薯、设施蔬菜和乳肉产品形成规模优势,打造首都的副食品基地,今年,我们加大了对技术人员和生产者劳动技能的培训。第一,充分利用引进招聘的区内外专家教授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的优势,采取座谈会、讲座等形式,集中培训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和技术干部,通过他们的传授普及到村、到户。每年,共举办科技特派员培训班20多期,培训科技特派员700多名。第二,利用园区、基地的示范优势,通过现场会、展示会等现场观摩方式,培训项目区、专业村(户)等一线劳动者,用实际效果传播,加快推广速度。全年共举办现场观摩培训30多期,巡回40多个镇的100多个自然村,有1000多能人大户参加了培训。三是通过科技特派员在生产服务中的传、帮、带,在工作过程中边干、边传、边教。仅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78期,培训师资500多人次,农牧民22.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9.15万册,每年完成70-80万人次的科技培训。

(四)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的,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

按照市委、政府“加快现有支柱产业升级步伐,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发展思路,以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自主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企业科技工作重点,首先,按照“要坚持以大代小、以高代低、以新代旧,全面推进支柱产业升级步伐”的原则,组织内工大、内大等专家教授对企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的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寻找科技创新的关键和突破口,并形成了《乌兰察布市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调查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为加速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对策、方法上寻找突破口。第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项目拉动为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支撑。2011年共申报各类项目50多项,争取上级资金将突破2011年的1250万元,达到300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第三,大力推行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引、联、靠的办法,先后从内大、内工大、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山东大学等院校招聘企业科技特派员80多名,进驻了19家企业,签定技术合作项目27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四,积极为企业申报国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建立孵化器等工作开展服务,通过认定批复,享受国家和自治区在税收、项目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营造政策环境。到目前为止,新奥集团在今年召开的全区科技奖励大会上被评为全区十强创新型企业,气化采煤研发中心正在申报批复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福瑞制药被评为全区10强高新技术企业;全市有13家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民营企业,12家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五)以加大科技宣传培训力度、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加大科技服务全社会的力度。

一是通过科技宣传周、科技“三下乡”和各种新闻媒介等渠道,加大科技的宣传力度,力争使科技服务的触角涉及各领域,服务全社会,特别是5月份开展的科普宣传周活动,与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协调了30多个部门在全市各地同步展开了以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科技强警、科技兴市等内容和理念的大型科技宣传活动,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宣传先进集体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区的先进集体。二是继续加大各类科技培训的力度,通过科技特派员的“传、帮、带”科技园区的现场观摩和参加各类科技博览会、交易会等形式共培训师资500多人次、企业员工1800多人次、农牧民22.5万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园区的辐射示范能力和农牧民的生产技能。三是通过进一步完善12396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上半年与九千九咨询策划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农牧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通过电信网络,为农牧民提供全程信息服务,彻底解决了科技特派员服务延伸不到和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是各级财政用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偏低,远远达不到《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条例》“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上年度支出比例达到1%并随着财政支出的增长而逐年增长”的要求,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科技职能弱化,综合协调、宏观调控能力不强,科技工作成了“头大、脖子细、手长、腿短”的畸形人。二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尚未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的格局。科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今年的机构改革中,11个旗县市区科技局有7个旗县市区科技局决定与其它部门合并,合并后,将给基层科技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综合协调、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削弱。三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队伍建设、条件平台建设上尚需加强。特别是旗县市科技部门大部分只有5-8个编制,除去行政、后勤、财务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几乎没有且知识老化、年龄偏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四是科技人才队伍知识老化、知识结构偏低、分布不均匀也是制约科技创新能力不高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表现尤为突出。

三、2011年工作重点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市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而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也是乌兰察布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乌兰察布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中,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点,突破一批对设施蔬菜、马铃薯、乳、肉、化工、非金属矿产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领域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乌兰察布特色和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科技园和产业带,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适用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为此,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提高和突破。

1、农牧业科技工作要有战略新定位。一是继续完善和提高农牧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大“抓大放小、扶大促小”力度,多层次招聘区内外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进一步传授转化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为打造首都副食品基地,发展冷凉蔬菜提供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二是在以往建设二个园区一个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牧业科技园区、基地和产业示范带的建设力度, 2011年倾全力建设四大农业科技园区,为冷凉蔬菜育苗、技术规程制定等提供示范。三是加大农牧业新成果、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示范力度,通过每年举办的杨凌农博会、深圳高交会以及科技合作交流,继续引进示范具有国内外前沿水平的高新技术和科技成果,保证冷凉蔬菜项目“双百万”工程的顺利实施。

以上措施都要围绕冷凉蔬菜项目的实施提供服务和保障。把冷凉蔬菜项目作为农牧业科技的重中之重而起好步、开好头,倾全力落实好市委、政府交付科技系统的重任。

2、科技培训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有新突破。一是在秋季利用科技特派员队伍,集中开展千村万户现场观摩培训,完成60-80万人次的培训目标,特别是冷凉蔬菜项目实施区的生产者。二是充分利用卓资农牧业科技园区被确定为全区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这一平台,年内重点培训科技特派员队伍;通过科技特派员的传、帮、带,普及实用技术。并积极申请自治区科技厅支持,成立乌兰察布科技特派员培训学院,全力打造科技培训平台。三是充分利用国家科技部、自治区科技厅的各类会议、培训班,重点培训旗县局领导和局机关环节干部,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干部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3、企业科技工作要有新创新。一是进一步加大市校合作力度,扩大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派遣规模和服务领域,在去年完成19家企业的基础上扩大到40家。二是对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实行重点扶持。三是加快科技对外合作交流步伐,为企业内引外联做好中介协调工作。年内,重点抓好新奥气化采煤集团与俄罗斯800多万元的科技合作项目、工业企业创新方法培训、引进冷凉蔬菜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等工作。

4、厅市科技合作要有新进展。一是通过厅市科技合作会商制度,加快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加强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建设和乌兰察布科技特派员培训学院的建设。二是科技合作交流和挂靠联合要有新进展,积极开展与北京科委、北京农科院、区内高校的合作,加快建立产学研联盟和挂靠联合体进程,以加强对园区、基地和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冷凉蔬菜项目的规模扩张,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5、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年内,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宣传力度,继续与乌兰察布日报、乌兰察布电视台、乌兰察布信息网、乌兰察布农村户联网合作,完美两个科技宣传窗口和两个信息共享平台。一是与乌兰察布日报合作,开辟《科技苑》专栏,定期不定期地宣传科技促进经济的好典型。二是与乌兰察布电视台合作,开辟《科技之窗》专栏,定期宣传科技促进经济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做法。三是在“乌兰察布信息网”上发布各种科技信息,进一步建立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四是在去年3个试点县的基础上普及推广,将户联网信息终端延伸到千家万户。

以上报告,妥否,请指正。


2012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半年总结

半年来,在县委、政府及有关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密结合本镇实际,牢牢把握思想主动脉,不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先导和服务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建设充满活力新李俊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全镇辖15个村民委员会,142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委会,区级道德模范3人,市级道德模范13人,有文化站1个,文化大院21个,农家书屋15家。

    二、加强学习,强化措施,推动理论武装工作

1、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全国“两会”、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领导来宁视察讲话、区市会议和县委夏书记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县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思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区、市、县党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上来。

2、完善党委中心理论组和干部理论学习制度。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委中心组每期学习都提前确定一个专题,并将学习范围扩大到机关中层干部和各村支部书记,由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谈体会、谈认识,使得班子成员在推进李俊科学发展上思路更加清晰,思想更加解放,发展的共识更加统一,进一步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从而为推动各项工作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严格制度经常学。镇党委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规范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二、周五学习2个小时,做到学习有笔记、有体会,并就学习内容进行理论考试2次,每月对干部的学习笔记进行一次批阅和通报,每季度要求干部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半年来,共举办各种培训学习会102场次,领导干部每人完成读书笔记2万字,撰写心得体会5篇。同时,要求分管副书记每季度批阅村干部的学习笔记,通过举办培训班、远程教育、召开会议的形式组织党员和群众进行宣传学习,为全镇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3、建立健全宣传思想三级管理网络和两级宣传思想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宣传思想镇、村两级管理网络和镇、村两级宣传思想工作责任制,对抓好当前农村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和谐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镇党委制定了齐抓共管、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机制。专门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宣传专干、各村书记为成员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主要领导为我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宣传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第二责任人,配备了一名宣传工作专干(兼职),具体负责我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今年在多次党委会上专门研究了我镇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并召开了各村书记会议,将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各村支部的主要领导为本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总责,确定了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处理本村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4、签定目标责任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考核。

年初我镇第与各村签订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书,加强了责任考核,形成镇村负责管理的两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制。

三、围绕中心,注重引导,促进舆论引导工作

坚持服务于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建设项目,积极发挥新闻媒体宣传的导向,对内聚人心、鼓干劲,对外树形象、促发展,深入广泛地宣传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和大好形势。   

 1、加强对外宣传力度。镇党委建立我镇新闻宣传联络人制度,成立信息报送小组,镇各站所抽调一名年青干部担任镇信息员,各村信息员由副书记担任,制定《李俊镇信息报送管理办法》,提高了稿件登刊报酬。邀请县电台记者对全镇设施园艺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技能培训、群众文化活动、“四德”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等重大工作进行专题报道,进一步扩大我镇的影响力。上半年,我镇在县电台进行宣传报道6次,向县政府公众网、县政府办、县委办、县宣传部报送信息60余条。
  2、加强决策部署的指引力量。利用每周学习时间大力宣传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全国全区“两会”、县委十二届八次全委会等会议精神,宣传我镇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宣传我镇深入开展学习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好的做法和成果,保证上级的决策部署得到广泛宣传。  

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1、大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结合“五比五看”活动继续扎实开展“美德在身边、美德进家庭”优秀人物、优秀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在全镇选树一批孝老敬老、自觉维护家庭和睦的优秀道德典范、进行宣传和学习,不断提高群众德育水平。

2、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我镇短信平台向各级干部发送道德模范学习宣传短信80余条。

3、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镇党委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坚持评选标准,全镇评选“巾帼建功”先进集体4个,巾帼建功先锋6名,道德模范明星6名,“五好文明”家庭14户。“文明村”申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正在进行中。

4、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制定《李俊镇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联合派出所、镇综治办、司法所、团委对李俊中学周边的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网吧、凉皮店进行治安管理宣传,积极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大排查调处活动,确保校园及周边地区安全、稳定。同时,协助村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 “流出儿童”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五、抓好示范,典型带动,推动文化建设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充分挖掘李俊塔、四棵树文化遗址,以创建文明村镇和民族文化大镇为载体,弘扬城镇文化,全力提升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我镇的文化价值。

2、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巩固现有文化大院、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建设,完善王团、许桥村文化大院基础设施,多方争取资金新增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5户,新增农家书屋80家。

【1】【2】【3】

3、切实开展群众文体活动。镇党委以构建“和谐李俊、文明李俊”为主题,促进全镇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2月8日和12月17日组织镇群众文艺团体参加永宁县社火表演;3月6日开展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文艺演出;3月5日开展市民素质提升暨3.5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活动,以“净化城市、美化家园”为主题,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对镇办公楼卫生和镇街道的路面、垃圾、电线杆和宣传栏的非法张贴物等进行清扫和擦洗,共计清扫街道7条长度5公里,用垃圾车5辆,擦洗宣传栏4个,清理非法张贴物210张,打扫办公室115间,清理垃圾120方。6月26日,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党支部6个,优秀共产党员35名;6月30日,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暨村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会。庆“七一”慰问贫困党员50名,发放慰问金7000元。同时,在镇机关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党建月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讲座和党员干部理论培训,共计培训1200余人次。

八、存在问题

1、信息报送少,缺乏对外宣传。

2、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各项制度

已制定出来,如何落实和遵守,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3、各村对宣传思想工作活动重视不够,上报信息太少。

九、下半年工作

1、继续加强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

2、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和信息报送力度,扩大宣传渠道,注重邀请媒体记者进行对外宣传,重点做好村委会换届工作的宣传。

3、抓好王团村、许桥村文化大院建设,规范农家书屋和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管理。

4、举办一次以庆“国庆”为主题的全镇群众文艺团体进行的文艺汇演。

5、做好“文明村”申报工作。

6、按照县委宣传部要求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2011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二届七次扩大会议和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思路,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紧扣一个中心,弘扬银川精神,突出四个重点,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把我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李俊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氛围。


街道2012年司法所工作总结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武湖司法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落实上级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司法局的领导和农场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稳定、改革、发展这一主题,强化基础工作,落实责任措施,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较好地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建设“平安武湖”,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将我们上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抓阵地建设,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2011年上半年,武湖司法所在武湖街工委、农场党委和区司法局的支持和帮助下,武湖司法所的全体工作人员搬进了新的办公场所。面对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的面貌一新的司法所阵地不仅本所全体工作人员感到欣慰,区司法局领导和武湖农场的各位领导也赞不绝口,给予了高度评价。武湖司法所原办公地点非常狭小,办公条件艰苦,群众办事极为不便,新的司法所办公楼总面积450平法米,共设有一所三中心,调解庭、档案室、会议室、心理咨询室、所长室、休息室。所有科室都配置了崭新的桌椅、沙发、文件柜等办公设施。于此同时,区局为了支持武湖司法所还分配一名新同志到所里工作,使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从原来的4人增加到现在5人,队伍得到扩充,力量得到增强。今后武湖司法所将加大软件的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提高队伍素质、提高保障能力、加强科学管理、全面活跃工作上下功夫,进一步全面规范好司法所的各项建设。

二、抓业务知识学习,提高队伍素质。

    为了提高司法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促进对政策法规的理解,武湖司法所坚持每月组织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通过学习,使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明确了法律知识、了解司法行政工作的近期工作任务,同时也促进了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三、抓好四大板块工作,充分发挥司法所的职能作用。

一是抓好普法工作,全力推动依法治理取得新进展

认真做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今年是“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按照上级的部署和全场的具体情况,司法所在抓好年度普法工作的同时,重点开展了“六五”普法启动工作,组织了全所人员学习“六五”普法文件精神,掌握了各项指标要求,为“六五”普法顺利开局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

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乡村”、“法律进企业”、 “法律进机关”、 “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单位”为载体,促进“法律六进”活动全面、深入、务实发展。联合其他相关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到各单位各部门开展以普法为主题的法律宣传咨询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通法律咨询电话。在接待中,公开法律咨询电话。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半年来共解答法律咨询150人次,大大避免和减少了各类矛盾纠纷及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是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全力确保社会稳定。

建立健全了街道、分场、队的三级人民调解网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了由司法所长为主任、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和法律工作者为成员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了基层调解委员会,按队设人民调解员。同时,建立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预警、调解、处置四个机制,在全农场形成上下联动、纵横联网、责任落实、运转有序的大调解格局,基层司法行政整体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今年上半年排查民间矛盾纠纷120件,其中重大疑难纠纷17件,调解率为99%,对尚未调处的1件也正在积极协调,确保其不转化变危害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本辖区的稳定、平安、和谐。

我们始终把辖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司法所工作的重点,全面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我所经常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每月召开矛盾纠纷分析例会,提高调解员对纠纷的调处能力。根据市司法局的统一要求,进一步规范了纠纷调解报表,并做到及时、准确上报调处情况。上半年,司法所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14次深入到基层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共排查各类纠纷32件,防止群体性上访3件,涉及相关人员28人;防止群体性械斗4件,相关人员44人。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有力地维护了武湖地区的和谐稳定。

三是抓好法律服务工作,全力助推地区发展。

1、积极开展学习,明确责任。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上级关于“构建法治武汉”、“六五普法”等主题学习活动。明确了司法所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责任。

2、积极推进法律服务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上半年以来我所根据上级部署和武汉市“治庸风暴”的活动要求,大力开展了法律服务所和法律工作者集中整治活动,将整治活动纳入到对法律服务所的年度考核,通过集中整治活动,法律服务所和法律工作者的面貌焕然一新,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大力倡导诚信建设,法律工作者队伍树新形象活动成效明显,法律服务所工作已全面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无对法律工作者、法律服务所的投诉。

3、积极开展帮扶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工作已成为我所亮点工作,是我所司法行政工作的硬质品牌,近年来每年完成的法律援助任务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在都能称得上较高的水平,真正做到有援必援,应援尽援。今年以来我所已承办的2件法律援助案件,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4、把服务经济建设作为法律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证明法律服务无禁区,不断探索、改进、拓展法律服务新领域,强化自身服务水平。我所现已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2011年上半年的各项法律服务指标,有些甚至超额完成。

四是抓好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全力预防重新犯罪

自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启动以来,我们认真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积极规范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不重不漏。为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武湖司法所工作人员配合监狱、劳教所共同对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气力。在帮助刑释解教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就业、落实责任田的基础上,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提供优惠政策,拓宽安置渠道,提高就业安置率。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积极配合社会各界人士,社会自愿者、先进典型人物,深入其家庭,开展帮教活动。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我所现接管的“二老回归”人员42名,社区矫正人员17名,到目前为止均无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的现象发生。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danweizongjie/201211/30373.html
    Copyright © 2012 总结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