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结范文网 >> 单位总结 >> 正文

教育局推进城乡教育工作总结

来源: 单位总结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72.8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48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43所,高中4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

近年来,我市把加强学区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强化领导,创新管理,整合资源,扩优扶弱,促进了全市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规划设置,切实把学区建设成促进均衡的有力抓手

实施学区建设,不仅是深化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加快学区建设,我市成立了市领导任组长,各乡镇和教育、财政、编制、审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区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制订了学区建设发展规划。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学校地理位置、教育发展现状、优质资源辐射范围等因素,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在全市设立了12个学区。为把学区建设成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中心,在硬件建设上,我们坚持乡、村应承担的教育责任不变、教育编制不变,撤并乡镇教育办,采取独门独院或挂靠学校的方式,统一标准,建设学区办公室。在组织机构上,每个学区设立一个中心校,统筹管理区域内的人、财、物和教育教学工作。每个中心校附设一个教研中心,具体负责学区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配齐配强了学区领导班子和研训室成员,构建起完善的市、区、校三级教研网络。wWw.zOnGjIEFAnwen.Com在软件建设上,进一步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科室工作人员职责,形成了集办学、管理、研训为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了学区建设“七有”(有办公地点、有组织、有制度、有经费、有教研中心、有特色、有成效)、“七统一”(统一领导、课程设置、教研活动、资源、经费、培训、考核),构建起以学区为单元的教育体系。

二、坚持以学区规划为先导,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办学

坚持学区建设与学校标准化建设、布局调整、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先规划、后建设、再调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初中“8141”、小学“4138”标准,大力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推进布局调整。启动了午汲、骈山、清化等城区周边初中建设,推动初中向城区周边和节点重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村集中。大同学区原有64所学校,现已合并为17所小学和3所初中。今年,又根据发展规划,投资1500万元,新建了4轨制寄宿制小学。管陶乡位于我市西部山区,辖38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对此,XX年年,我们投资800万元,平整20多亩山地,新建了寄宿制管陶中心小学,辐射周边15个村,40多平方公里,有效解决了山区孩子“上学远”的问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攻坚,我市由XX年的534所学校调整为现在的348所,撤并“麻雀校”186所,建成16所标准化学校和3个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十五年教育园区。形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标准化初中、十五年教育园区“三种办学模式”。到2011年,全市将形成121所小学、30所初中、5所高中的办学格局,全面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办学,构建起完善的从学前到高中,职普并重、协调发展的县域教育体系。

三、坚持以学区统筹为依托,促进资源共享和教师专业发展

着眼区域各校均衡发展,我们以整合师资为核心,创新管理机制体制,统筹配置区域教育资源,变“单位独有”为“系统共享”,实现了城乡、校际间的师资均衡和学科岗位均衡。

一是积极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学区中心校统一规划安排各校课程设置,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在实现规模办学的基础上,实行小学分班制和分学科教学,推行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紧邻学校的学生“同上一堂课”、共用一个操场、共做一个实验,实现了资源效益最大化和教师任课专业化,确保了学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促进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是深入开展创建盟校活动。为最大限度发挥优质资源带动作用,我们打破学校区域界限,开展了强强联合、对口帮扶、强弱联盟“三项活动”,扩优扶弱,协调发展。强强联手,即强校与强校组合,组建起初中、小学强校联盟体。对口帮扶,即一所城区优质学校对口联系帮扶一所农村学校,捆绑考核,坚持教学计划、教研活动、管理制度、质量考核“四统一”,帮扶校选派一名业务精湛的校领导和一定数量的教师驻到对口学校帮扶,直至转化提高。强弱联盟,即每所薄弱校主动与一所优质校结为盟校,在名校引领中改进提高。三是持续推进城乡教师、校长“双向”交流。从1997年开始,我市实施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定期轮岗、薄弱校校长到优质校挂职锻炼、骨干教师巡回授课、优秀教师送课下乡等制度。每年选排200名教师下乡支教,实行“人走关系动、支教校考核”,并加大督查力度,跟踪问效问责,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解决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使各校之间由教学质量竞争变成办学水平竞争,有效遏制了“进城热”、“择校热”和农村初中辍学率,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

四、坚持以学区研训为平台,促进全市研修一体化和优质化

坚持把校本研修作为改造薄弱学校、促进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抓住学区学科中心组这个平台,推进全市校本研修一体化,提升教研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一是“对下”发挥好引领作用,指导好各校教研活动。每个学区教科研中心,配备了4-5名专职教研员,指导区内各校开展教研。实行教研员兼职制,组建起专家、教研员、骨干教师“三结合”的专业教研队伍。依托中心校,定期分学科、分年级开展教研活动,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市、区、校三级教研网,提高了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横向”发挥好纽带作用,对接好各学区和先进地区。各学区和较大规模学校均建立了“校园网”,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对接全国先进地区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借助视频直播公开课系统,积极组织各学校联合开展教研,全市任意两所学校的师生“足不出校”就可以面对面地互动交流,专家可以无障碍地参与学校听、说、评课,促进了理论、研究、实践“三结合”,实现了全市教研一体化。三是“对上”发挥好平台作用,对接好市教研网。依托教育网,我们创造性地实施了“双领”教学改革,即“通案引领、优课领先”。市、区、校层层成立学科中心备课组,组织各级骨干教师借助现代网络整合相关资源进行备课,层层筛选,形成“通案”上挂教育网。同时,组织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形成优课,提前两周将“优课”上传教育网。学区学科中心组对市级“通案”进行优化,并在每学期开学初下发至教师。教师结合实际“二次备课”,形成“个案”。使一节优质教案、优质课变成多节优质教案、优质课,有效解决了个别教师不会教、教不好的问题,使山区的孩子不出大山就能“享受名师教、上名校”。四是“高挂”发挥好引领作用,提升教师队伍的研修力。我们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坚持高校联姻,先后与东北师大、河北师大、北师大合作,实施了“教师素质提高系统培训工程”,每年选派100名教师校长到名校实习。每年举办寒暑假教师全员集中培训,十多年从未间断,先后邀请魏书生等80余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到我市讲学,组织XX多名教师外出培训,有120余名教师在全国教学比武、优质课大赛中获奖。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在“走出去、请进来”中得到显著提高。

五、坚持以集中管理为保障,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为确保入学机会均衡,我们本着“相对一体、统中有分”的原则,实施了“松散式十五年教育一体化管理”,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以均衡“高端”促进“低端”均衡。

一是“幼小一体化”管理,即小学一、二年级和学前教育集中办学,按照整合初中发展小学、整合小学发展学前的工作思路,利用小学布局调整后富裕校舍和师资,举办规范化幼儿园。学前三年普及率达92.05%。二是“小初一体化”管理。在不改变原有小学、初中建制的情况下,把学区内每所初中服务区视为一个整体,小学与初中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评估,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促进了小学、初中教育有效衔接。三是着力加强优质高中学校建设。几年来,我市建成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和1所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能力达1.2万人,能满足当年所有初中毕业生就读优质高中的需求,率先在全省优质普及高中教育,高中入学率达86.2%。四是实施扶贫救助。坚持财政为主、社会参与,不断完善贫困生救助机制,扩大覆盖面,构建起从小学到大学完善的贫困生救助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四年来,我们累计拔款XX多万元,使1200余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三类残障儿童入学率达93.82%。坚持同城同待遇,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女平等就学。我市形成了以学区建设为总抓手,标准化建设、布局调整、教师支教、教育信息化、扶贫帮困“五措并举”的均衡发展新机制,最大限度缩小了城乡、校际间的办学差距。

同时,我们坚持“三教统筹”,大力发展职成教育,依托市职教中心,积极开展新农民培训。XX年年,我市职教招生首次超过普通高中招生,职教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率先实现职普并重、协调发展。

几年来,我们在学区建设上,坚持边建设、边探索、边研究,促进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研修一体,推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和谐发展的好局面。但与领导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相比,与先进兄弟省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向兄弟省市学习,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不断提升学区建设水平,推进我市教育均衡优质、持续快速发展。


教育局关于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总结

按照州教师通[2011]44号《关于转发 <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我们按照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现就本次认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我县教师资格认定申请报名共82人,经过各项考试和资格审查,12人具备小学教师资格,22人具备初级中学教师资格,3人具备高级中学教师资格,5人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共42人取得了不同层次的教师资格。其中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由州教育局认定,我县教育局负责申报材料的初审工作。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教师资格认定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是确保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县教育局成立了由教育局局长亲自担任组长的教师资格认定领导小组,各股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县教研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处理,使我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有了组织保证。2011年5月,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2011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的通知》,对申请认定的对象和范围、申请时间、提供材料作了详细说明,并成立了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审查委员会。专家审查委员会成员由具有中、高级职称,在县内同行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教师组成。经过统筹安排,精心组织,2011年我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2、做好宣传工作

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宣传有关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政策,对各直属学校、乡镇中心校下发了文件,提出了宣传工作属地负责制,要求各学校把教师资格认定的各种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位教师,并在县城各主要街道张贴了公告和发放宣传资料,确保了教师资格政策宣传到位。

3、狠抓认定前期工作

自2011年8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普通话》测试培训和《教育学》、《心理学》测试培训相关规定,对有培训需求的社会人员认真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他们参加凯里学院的培训。因我县教师变动大,由小学转入中学任教的教师每年都有变化,为此我们对岗位变动的教师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学历、普通话及两学合格情况,对条件具备的教师,及时通知他们办理相关的教师资格证,对条件不具备的教师,要求他们限时达标。

4、强化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工作

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因此我们从日常工作入手,强化管理,保证工作有序进行。在认定过程中严格坚持标准,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认定条件进行认真审核,该认定的不漏过,不该认定的坚决不通过,将资格认定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起来。我们先后组织进行了宣传报名、身体检查、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资格审查、认定结果公示、信息录入及上传、制证颁证等阶段性工作,并对有关的材料、档案定期整理存档。

5、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透明度

在认定过程中,我们及时公示测试结果,耐心解答政策疑问,还设立了举报电话,工作认真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保证了整个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三、存在的问题

2011年我县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共有82人,申报合格的只有42人,主要原因是普通话及两学不合格。申报人员对黔教语发[XX年]243号《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语言文字委员会关于对全省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要求的通知》相关精神吃不透,对两学要求了解不多。教师资格证档案袋统计数字与实际申报办证人数有较大的出入,档案袋申报人数少,而实际申报人数远远大于档案袋申报人数。究其原因是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宣传不够深入,教师对认定工作认识不够所产生。

四、经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教师的基本情况,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及程序的宣传。

2、加大对普通话未达标的教师的培训测试工作。

3、对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人员,做好两学的培训宣传。

4、提早布置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总结-实习总结

XX年年9月8日至11月8日是我系教育实习时间,我分到陵水光坡初级中学实习小组,并按要求进行了教育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实习,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为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提高了教学能力,熟练掌握了一些教学基本技能,并且向实习学校展示了我院体育系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实习学校领导、老师的一致肯定。下面就此次实习工作,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一)见习准备阶段(第1周)

我到达实习学校后,及时请任课教师介绍有关情况,了解实习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及相关的教学设施,并对我上课提出要求。在学校体育组的指导下,我研究讨论体育教材,跟原班听课学习,向老教师“取经”,了解教学进度和班级学生情况,修改整理自己的教案并进一步熟悉教案,并在试教前将教案交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带队指导教师批阅,获得同意后,在小组中作试讲,及时发现问题,确保顺利上好课。在这一点上我做了及时的调整,光坡中学的班容量不均衡,有的班50多人,而我的班则80多人,这对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及时修改、调整教案和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大班量教学。同时,根据学校要求和实习教师的具体情况,我分配了班主任工作,深入班级工作,了解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实习阶段(第2—7周)

1、教学工作:

见习结束后,我正式进行教学工作,实习课程大多数围绕跑、跳和球类(排球、篮球、足球)展开教学。中学体育课强调一些比较简单的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我实习面对的主要是初中生,他们活泼好动,教学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结合这个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寻求一条让他们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为人师的我,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刚从大学课堂学生角色进入中学课堂教师角色,会有意无意的把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带入中学课堂。并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及环境的不同致使中学的教学方法与大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一开始并不适应,总是有意无意地习惯于大学老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练习的少,老师讲的很多,一节40分钟的课堂要讲一半多的时间,学生还没练习几次就下课了,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高,很多动作教完了,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当然,我们也建立了听课评课制度,相互之间听课评课,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在不断的实践中,我逐渐适应了中学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实习将近尾声时,学校安排我们进行全校的公开课教学,在体育组以及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进行了公开课教学,获得了学校的肯定,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  

2、班主任工作:

在教学的同时,我深入学校班级工作,协助原班主任管理好所在班的日常工作。在学生工作上,我获得了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原班主任几乎将全部工作放手给我,让我充分得到锻炼。如组织学生早读、自修、读报、编黑板报、做劳动、主持班会活动、家访等。我每天六点就起床到班上组织早读,一直到晚上九点晚修结束才能休息。每周的班会课是最精彩的,我先设计好班会主题,同学们畅所欲言,既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渗透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经常旷课的学生,在原班主任及学生的配合下我及时进行家访工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为了增进班级之间的了解,根据学校元旦球类比赛的安排,我还安排了和其他班级进行了球类挑战赛。

3、课外体育工作:

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我协助学校做好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等工作。

(1)结合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我们实习组与学校每周开展球技交流赛,既增加实习老师与学校老师的交流沟通,又强化提高了双方的球技。此外,我们组织了学校和县委以及其他学校打球交流学习活动,在学校宣传教学工作和教学成果上取得一定的成绩。

(2)在初二体育负责人受伤后,我积极负责了整个年级的早操和课间操工作。

(3)组织广播体操比赛。在初一组广播体操教学结束后,我负责组织了初一组的广播体操比赛。比赛前各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增强了学生班级荣誉感,同时也体现实习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底。

(4)组织其他文体活动。在实习组的建议下,我们协助学校开展了“光坡中学首届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推广校园普通话”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四)总结阶段(第8周)

(1)实习生做好总结:实习教学工作结束后,我及时检查自己在实习中的态度和表现、成绩及问题所在,提出努力的方向。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实习小组进行评议,整理出小组的书面总结和实习生的初步鉴定。

(2)实习学校的领导、体育组组长和任课教师对这次实习做总结。指出实习生的优、缺点,提供合理建议。并在实习鉴定上做了意见,肯定了这次实习取得的成绩。实习学校为我们实习组设庆功宴,双方互赠纪念品,组织学生欢送实习生。

(3)回校后系实习指导小组作总结报告,确定实习成绩。

二、主要收获

1、我系实习指导老师认真负责和积极指导实习工作。一方面认真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端正态度,教育学生认真对待实习工作,结合实习学校学生的特点,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2、各实习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能较好地把握教材内容、控制课堂气氛,教态自然大方,课堂气氛活跃。

3、熟悉班级工作,能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具有改革和创新意识。  

4、绝大多数实习学生对教育实习比较重视,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能虚心请教、能按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教案,精心试讲,认真记听课笔记,大胆评议。工作任劳任怨、踏实肯干,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组织纪律性,这一切赢得了实习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为我们体育系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经验和体会

通过这次教育实习,我们有以下的经验的体会:

1、领导重视是搞好教育实习的前提。

为加强对教育实习工作的领导,我系成立了教育实习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严格管理是搞好教育实习的基本要求。

  实习期间,加强了监督、检查,指导老师赴各实习学校了解实习情况,掌握动态,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保证了教育实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指导教师是实习活动的指挥者和组织者,对实习学生的教学活动、纪律考勤、成绩评定等都负有直接责任。一个实习小组教育实习搞得如何,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我系选派了工作认真,具有一定经验的教师(教授、硕士研究生)担任指导教师,他们对实习学生敢于严格要求和管理,受到实习学生的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这届教育实习,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较差,专业素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学生的普通话不过关,有的学生对教材体系、教材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不能从整体上理解知识结构及教法特点,不能按教育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特点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还有的同学教案不过关,教案设计简单。

鉴于存在以上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加大改革的力度,认真总结教育实习工作,吸取教训,推广经验,弥补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以利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我们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实施新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质量与培养目标、规格不相一致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适应中学体育教育新课程改革转变的要求。

2、逐步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使教育实习具有连贯性,切实提高实习质量。

3、继续加强对教育实习的规范化管理,做好对实习过程的监督、检查、指导工作。

4、保证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的进行有一个转变角色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去转变,在实习时间安排上要合理。

From:https://www.zongjiefanwen.com/Article/danweizongjie/201209/26325.html
    Copyright © 2012 总结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